粤剧中兴的先贤——新华(上)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新华,原名邝殿卿,字敬偕,广东开平人,生于道二十九年(1849),卒于1927年,享年七十八岁。新华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另一两个粤剧艺人的家庭,父亲邝明,是在戏班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京剧。 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首领、粤剧二花面李文茂(生于1823年,现广东省鹤山县桃

新华,原名邝殿卿,字敬偕,广东开平人,生于道二十九年(1849),卒于1927年,享年七十八岁。新华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另一两个粤剧艺人的家庭,父亲邝明,是在戏班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京剧。

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首领、粤剧二花面李文茂(生于1823年,现广东省鹤山县桃源镇人)率领本地戏班伶人响应太平天国反清起义,后在广西成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京剧。起义失败,佛山等地粤剧行会被推毁,戏班受到镇压,戏班惨遭“亡行”之痛。



新华家用过的家具

李文茂死后,随着清廷禁演大戏稍微松弛,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培育戏班新人的“庆上元”童子班应运而生,东主是酷爱岭南本土文化的十三行殷商伍紫垣,该班设在广州河南(今海珠区)溪峡街伍家花园内。“庆上元”童子班由二花面兰桂(徐癸酉,番禺慕德里司仁风乡北村人,现白云区龙归北村,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卒于光绪十二年,终年七十四岁,被清廷例授登仕郎)主持,武打师傅由黄华保任教。当年,新华十三岁签下“投师约”学艺。“庆上元”童子班学员皆是10多岁的童伶,亲戚当当你们边学边演,多以“京班”名义登台演出,为本地戏班从“亡行”到“中兴”培养了一代新人。新华是该班学员中的佼佼者,深得兰桂师傅的器重,在伍家花园授课一年半左右,伍紫垣病故,该班搬出伍家花园,先后在海幢寺及兰桂家乡授艺,继续未满的师约,新华约在1868年前后约满出师。光绪二年(1876年),兰桂师傅在北村庆云里建成的“显常书舍”继续教授广府大戏,其中,年幼于新华的张启(崩牙启,广东三水人,1872年生,1890年卒)在书舍内学戏最长,达数年之久。



邝家留下来的花瓶



新华三太太从湖南祁阳带来的盛水器具



新华用过的羚羊角药品

新华之父邝明,与兰桂、黄华保为戏行好友,对“亡行”之痛刻骨铭心,皆有“复行之志”。经过兰桂、黄华保的默默熏陶,谆谆教诲,师徒之间亲如骨肉,视新华为复兴戏行的台柱之一。

新华满师约后,在戏行初露头角,牢记兰桂师的的教诲:唱工要学蛇公荣,口白须学新珠(这名新珠也有民国初年的新珠),做工则模仿末脚梁贯,必能蒸蒸日进也。经刻苦学习,新华武艺突飞猛进,为蛇公荣非常器重,欲将其堂侄女许配,经蛇公荣与邝明商妥,新华娶了南海泌冲邵氏为发妻。蛇公荣将平生武艺及唱工,尽传授给新华侄婿。翌年新华即接五班头。其时,戏班艺人机会文化水平低下,社会地位低微,官吏皆以“成戏不成人”加诸戏行,过着“借衣丐食”的卑微卖艺人生。兰桂师父嘱咐新华多结交文人,提高文化素养,于是,在东莞恭请另一两个不第秀才,教以文学。新华除在台上留心演出外,由秀才讲解,学习四书五经。新华经数年学习研究,医卜星相,诗词歌赋,皆略有心德。

从左到右是李耀安、广东八和会馆理事崔颂明、小蝶儿、邝宏基



邝宏基与有关人员到兰桂故居考察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664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4秒, 内存占用323.85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