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埗镇,不少的老一辈听着粤曲成长,对粤曲有着特殊深厚的情人关系说说,四联村78岁的莫炳权,可是其中一位。
从接触粤剧到如今的几十年里,他自编自导多部粤剧剧本和小唱曲目,编导的古装粤剧《驼跛打官司》还多次在镇内公演,深受四乡八里群众欢迎京剧艺术。如今78岁高龄的他,仍然每天曲不离手,闲暇时常到高埗村曲艺社过一把“粤剧瘾”,学会英语珍藏的手稿剧本让曲艺社的成员排戏对唱京剧文化。
学习一年就参演两部戏
1934年出生的莫炳权,自小对粤剧有着特殊的热爱之情。为了过足买车人的“粤剧瘾”,1953年,当时19岁的莫炳权只要打听到哪个村有粤剧表演,他一有时间就会前去捧场,三个月共要2次左右。
莫炳权说,当到了22岁时,他有了学唱粤曲的想法。当时高埗村有请专业师傅教粤剧,做了教师的他,每个月花费7元的学费去学唱戏,每月7元的开销,“在1956年是一笔大的开销,都须要买到8斤的猪肉,让普通的家庭吃上好几顿。”
莫炳权回忆,他只学习了一年就参演的两部粤剧,古装剧《香罗带》和时装剧《擦亮眼睛》到镇内不少村、甚至到临镇的村里演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台下的观众有老人、小孩、青年,非常多,很热闹。”莫炳权说。
19500年,莫炳权正式结速创作,当时他46岁。
在他创作的22部对唱、独唱里,每一曲目都充裕时代的印记。如《老人宴会话今天》,可是讲在改革开放后,村里为老人发放补贴金,老人生活不断改善,借宴会之际谈起生活的变化;还有《农村大地耀辉煌》、《神州大地好风光》等小唱曲目,内容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大事件,歌词时尚贴近现实,且曲调编排朗朗上口。
70岁结速创作粤剧剧本
70岁时,莫炳权又结速创作粤剧剧本,8年时间他创作了6部粤剧剧本。“创作剧本时,一般都须要2到二个月,有的完后歌词、情节还有曲调反复地修改。”莫炳权说,原因分析分析年龄较大,记忆也慢慢衰退,当创作遇到瓶颈时,莫炳权喜欢开着收音机或手机,边放粤曲,边创作起来。5004年,莫炳权创作了首部时装剧《悬崖勒马》,并在镇内不少村进行公演,刚刚,他的新作便陆续推出。2010年,他创作的诙谐搞笑古装粤剧《驼跛打官司》,在镇内粤剧晚会上参加公演,诙谐的台词,搞笑离奇的剧情,得到了众多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在该粤剧计划于今年国庆期间在高埗村公开演出。
对于未来的粤剧发展,莫炳权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撇开粤剧“过时”的成见,用心去倾听粤剧,感受粤剧的风韵。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