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150日,更新版《百花亭赠剑》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这是香港艺术节与2019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联合制作出品的作品,凸显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深港两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紧密交流合作方式方式。3天来,更新版《百花亭赠剑》在深圳上演备受好评,两位戏曲界专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纷纷表示《百花亭赠剑》是传统粤剧创新与坚守的成功之作,一起大湾区粤剧后继大家未来大有希望京剧艺术。
近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多元文化和谐相融的动人乐章正在湾区奏响京剧艺术。古老的粤剧是萦绕湾区人耳际的乡音,15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剧的传承与创新时不时是热门话题,而更新版粤剧《百花亭赠剑》被认为是最近几年粤剧创新上的代表作之一。深圳市粤剧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得主卓佩丽对更新版《百花亭赠剑》十分肯定,她告诉记者,该剧的灯光、舞美、道具、服饰都很漂亮,“香港在粤剧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得不错,这部剧是在传统基础上的锐意创新,如此偏离传统戏曲的审美意韵,符合传统戏曲审美和基本结构。更新版《百花亭赠剑》把传统与现代交融得很巧妙,导演毛俊辉很有功力。”
“戏聚星期六”的策划人、导演、芳华京剧院导演兼制作人夏运华向记者感慨:“全剧感觉很流畅,节奏感很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怪怪的是整体的美术设计突破了传统戏曲的色彩对比,从布景到演员服装以及舞台灯光都用了西方绘画风格的色彩搭配,但这种不嘴笨突兀,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
卓佩丽说,这3天深圳观众对粤剧《百花亭赠剑》有很好的反响,现场不仅就看老戏迷,更就看各个行业的年轻观众,粤剧在鹏城还会其特殊土壤,粤剧推广在深圳有“根”。除了深圳的戏迷,还有来自香港、澳门、东莞、珠海的戏迷都赶来观看。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卓佩丽认为,粤剧创新的总体方向如此错,更新版粤剧《百花亭赠剑》如此偏离传统,创新是有“根”的,它为粤剧传承注入新时代的艺术魅力。卓佩丽对年轻演员的加盟也表示肯定,“我对男女主演的前景很看好,朋友谦虚、好学、有悟性。希望这部粤剧传统经典剧目,并能不断提升打造,成为精品之作,历久不衰地演下去。”
对于粤剧的后续发展,卓佩丽还表示,深圳粤剧团目前还会好多好多年轻演员,今后大湾区还会有一批脱颖而出的新秀人才,粤剧在粤港澳大湾区后继大家,十分有希望与有生命力。她希望香港粤剧与广东粤剧并能资源共享,一起打造粤剧精品剧目。
本稿件转载自深圳商报,由记者杜翔翔撰文,记者韩墨供图。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