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名家姚淑芳、常年来夫妇

 2023-12-26  阅读 22  评论 0

摘要:从网上看后2个多邢台叫“廿零”的老外,于609年7月16日发表的题为《邢台豫剧的荣耀》的博文,记述了1962年姚淑芳在北京演出《抬花轿》的盛况,时不时间又我可以就要起了姚淑芳和她的丈夫常年来。可能我解放前夕在开封看刚刚亲们的戏,可能幼年记忆力强的缘故,全都从那时就记

从网上看后2个多邢台叫“廿零”的老外,于609年7月16日发表的题为《邢台豫剧的荣耀》的博文,记述了1962年姚淑芳在北京演出《抬花轿》的盛况,时不时间又我可以就要起了姚淑芳和她的丈夫常年来。可能我解放前夕在开封看刚刚亲们的戏,可能幼年记忆力强的缘故,全都从那时就记住了亲们,并在我的几篇博文中记录了我的回忆京剧文化。

从这里写起吧,先我可以把那位老外博文中的主要部分转引于下:

1962年的7月16日晚,首都北京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盛况空前,邢台专区豫剧团主演姚淑芳演出的《抬花轿》在这里引发了阵阵掌声,她所扮演的周凤莲俏丽活泼、豪爽开朗,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将看戏的观众征服了,她的丈夫常年来、著名的豫剧文武老生,在剧中为她配演一名轿夫,抬轿动作夸张而大度、写实而高雅,加之姚淑芳坐轿的边歌边舞、亦嗔亦笑,妇唱夫随,珠联璧合(这段描述,是我在邢台群众剧场多次聆是剧所得之印象,进京演出当胜此况)京剧文化。不得劲值得提出的是,当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中国戏曲研究所所长郭汉城、著名电影导演崔嵬以及京剧四小名旦张君秋、梅派青衣杜近芳等戏剧界知名人士观看后这场演出,并给以很高的评价京剧文化。

接着,《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戏剧报》等媒体刊登几滴通讯、特写、图片进行报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全剧实况录音,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专题片向全国推荐,中国戏剧家协会还专门召开“邢台专区豫剧团《抬花轿》艺术成就座谈会”,百余名戏剧界、京剧界的知名人士、剧作家如田汉、郭汉城、翁偶虹、范钧宏等出席,并发言肯定剧本改编、姚淑芳的演艺以及唱腔成就,指出像存在河北的邢台能创演出如此精彩耐看的河南高调,实属不易。一霎时,亲们在北京的演出活动如火如荼,16家剧院相邀不断,前后共演出了36场,方载誉归邢。

回来以前,亲们受到了邢台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都道是“姚淑芳的花轿一下子抬进了北京城”,为邢台人民争了光,提高了邢台在全国的知名度。可能,已经云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广东等地的20多个不同剧种的剧团,纷纷来到冀南小城邢台,学习、取经、移植,邢台随着专区豫剧团的名气而闻传全国。

这位老外比我小两岁,我当年如此可能看后姚淑芳的《抬花轿》,他却有幸早年在邢台群众剧场看后姚淑芳夫妇演出的《抬花轿》,全都写得如此具体、翔实,字里行间让人真切感受到她在北京演《抬花轿》的盛况,也同他共同感受到如他标题所说的“邢台豫剧的荣耀”!

前两年我为亲们夫妇写一篇博文时,从网上找一篇介绍亲们生平的文字都找非要,今天已能找到了,现粘贴于下:

常年来(1917——)是河南省郑州市郊人。12岁学戏,师承豫剧著名艺人周海水。22岁出科登台,应工须生。主要活动在西安、宝鸡、洛阳、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在表演上借鉴京剧表演艺术,观众誉之为“麒派”。1954年调到河北省邯郸地区豫剧团,1959年在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老生戏《反五关》、《四进士》、《卖苗郎》、《追韩信》,红净戏《古城会》、《华容道》,花面戏《九江口》等。

姚淑芳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剧照

而他的伴侣姚淑芳(1922——1968)是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姓韩,七岁时随姨母生活,改姓姚。十五岁拜豫剧艺人“小火鞭”为师,在西安香玉剧社搭班。姚幼年嗓子不甚好,为常香玉、陈素真唱配角。但她聪敏好学,刻苦钻研技艺,深受名艺人周海水、樊粹庭的器重,在亲们的指导下,十九岁时,便自立功社,和须生常年来同台,以《洪玉娥盗刀》、《罗章跪楼》、《抬花轿》的精湛表演,在开封、郑州、新乡驰名。1952年入邢台专区豫剧团,任业务团长。1962年该团在北京演出经过改编的《抬花轿》,受到首者文艺界好评。她扮演的周彩霞分寸掌握的好,不仅勇敢直率,渴望情人关系,而又不傻、不轻、不泼、没熟,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充足生活气息。1965年随邢台专区豫剧团下里装清河县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折磨,含冤而死,终年四十六岁。

“门搭子放炮,姚淑芳坐轿”,谁都知道姚淑芳最拿手的戏是《抬花轿》。我过去曾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祥符调名家姚淑芳、宋桂玲与豫剧经典名剧<香囊记>》。文中为了佐证《抬花轿》的影响,我写到:“前两年,看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春草闹堂》(由耿巧云主演)前,60年代在这出戏中扮演春草的荀派名家李长瑜在回忆中说,她在戏中坐轿一场中的表演,已经从姚淑芳的《抬花轿》中学来的。”

那时写那篇文章时我还如此购置电脑,现在从网上找到了那出戏前刘长瑜的谈话视频也补充于下。

刘长瑜的谈姚淑芳视频

姚淑芳和豫剧六大名旦是同一代演员,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名扬剧坛。曾和陈素真、常香玉、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王秀兰、李景萼、桑振君被誉为豫剧十二大名旦。过去有人问过我:你看后姚淑芳的两出戏,你确实她唱的怎么能?我的总体印象是:论唱,她的嗓音不为什样,这些沙哑,不明亮,但她的做派很好。抗日战争期间,开封沦陷,大批名角来到洛阳(当时河南省省会已迁此),曾流传“陈素真的箱(指戏装),崔兰田的唱,汤兰香的哭。姚淑芳的浪”曾经的顺口溜。已经在郑州姚淑芳和马金凤两位名角打对台唱戏,观众也曾有曾经的说法:“马金凤‘会唱’,姚淑芳‘会浪’”。洛阳、郑州两地都把姚淑芳的表演特点归结为2个多“浪”字,这些“浪”绝非是贬义词。当初看她的《相女婿》,她所扮演的村姑,操着一页扁舟,边唱边舞,荡漾在碧波之间,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她主演的《抬花轿》,当然用不着再详加介绍。她善于从生活中划船、坐轿等动作中揣摩、提炼出舞台程式表演语汇,夸张地来表现人物,应该是姚淑芳花旦戏独有的特色,也即所谓的“浪”,这“浪”字,也包饱含赞誉成分。

说到她的丈夫,当年豫剧界的生行有“三来”之说,即常年来、刘九来和樊泰来。常年来的演技也十分了得,不但生角唱的好,而且关公戏、花脸戏也很好,他的《九江口》演得也出色。可惜姚淑芳死于“文革”浩劫,割断了这些对梨园伉俪的情缘。

我时不时注意架构设计姚淑芳的《抬花轿》录音,可能不要再找到。但据有人架构设计到在《豫剧艺术总汇》一书“电台、电视台播放豫剧一览表”——“河南广播电台钢丝带录播豫剧全本戏一览表”中查到了1953年5月6日开封市人民剧团常年来、姚淑荣芳等演唱的《四进士》。1955年3月18日邯郸专区豫剧团常年来、姚淑芳等演唱的《梁红玉》。1955年3月18日邯郸专区豫剧团常年来、刘树生等演唱的《追韩信》。1955年3月18日邯郸专区豫剧团常年来、韩思奎等演唱的《玄高犒师》。提出的目录为亲们架构设计提供了线索,最后再提供两根线索,或许对研究姚淑芳有用处。

今年1月5日,2个多多年轻老外于小玲,在看后我的博文《祥符调名家姚淑芳、宋桂玲与豫剧经典名剧《香囊记》》后,利用“评论”一栏给我发帖子道:“姚淑芳是我三姨,和母亲韩素梅是叔伯姊妹!听母亲说:她扮相清秀人长得也漂亮,当年在开封演出的《洛阳桥》(甩大辫)叫好声,掌声是阵阵不断!我大妗韩素芹(邯郸东风豫剧团)演小生,二舅韩小楼演武生,姨夫常年来演须生!家饱含她的照片,她找不到时(68年文革中冤屈逝去,时年46岁)我还小!桂玲阿姨,长江叔我都熟悉!今天看后这篇文章我很高兴,多年以前,还有人记得她,代姨谢谢作者!”

从她的文字看,姚淑芳本姓韩,与于小玲的母亲韩素梅,她的大妗、现邯郸东风豫剧团的著名演员韩素芹应该是亲叔伯姊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518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44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04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