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人出自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今晚(6日)在保利乌兰恰特大剧院开演京剧艺术。
与昆曲、京剧等老牌全国性大剧种相比,黄梅戏的发展历史显得短暂而平凡,表演体系也远不如京、昆那样完备京剧艺术。但它正是凭借晚出而博取众剧种之长,从民间小调逐渐发展成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京剧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媒体,黄梅戏不仅传唱南北,更飘声海外,俨然成为中国80多个戏曲剧种中最为耀眼的明星,多年在央视有关收视率调查中高居榜首。上世纪90年代,戏曲市场刚刚刚刚刚开始滑坡,去剧院听戏看戏的观众群日益萎缩,黄梅戏也否则受到影响,不少艺人选则转行。近年来,黄梅戏人才流失严重,创作者不愿去苦心经营一一两个好本子。“怎样才能吸引住观众日益发展、变化的眼光”对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一两个严峻考验。考虑到不少人对戏曲全部都不“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的印象,此次演出团体马鞍山市艺术剧院黄梅剧团创作剧本时嵌入现代艺术元素,让观众跟着情节走,看着过瘾,听得舒心。“剧目在保留了最精华的故事人物和唱腔,同时也让年轻观众更加接受。”保利剧院业务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