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尽“黄梅”情缘——李桂珍忆严凤英

 2023-12-26  阅读 18  评论 0

摘要:书法家林散之诗云:皖中凄绝黄梅女,血泪沾成碧草痕。千古伤心唯一死,落花谁忆玉楼人京剧艺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谁还能记起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暂短一生的尘封峥嵘時光英文?她一招一式的表演动作,无人媲美的圆润歌喉,楚楚动人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刻在了一代人的记

书法家林散之诗云:皖中凄绝黄梅女,血泪沾成碧草痕。千古伤心唯一死,落花谁忆玉楼人京剧艺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谁还能记起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暂短一生的尘封峥嵘時光英文?她一招一式的表演动作,无人媲美的圆润歌喉,楚楚动人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刻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京剧艺术。

  笔者今年1月与吉林四平戏剧家医学会会员、黄梅戏社社长李桂珍邂逅京剧文化。戏台上的她一身戏装,冠袍带履,脚步轻盈,身姿不减当年,看找不到一丝峥嵘時光英文苍颜京剧文化。谈及和老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一段不解情缘,她哽咽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正值黄梅戏鼎盛时期,在父亲的影响下,14岁的李桂珍结速了在四平艺术学校的学戏生涯。1980年,李桂珍被选中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学习。在那食物欠缺、生活困难的年代,学戏更是对一两买车人意志的考验!

李桂珍与严凤英老师学的第一出戏是《打猪草》。严老师亲自辅导,言传身教。她什儿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着李桂珍。“刚见到严凤英老师时心里直打鼓,谁知她平易近人,说话随和,一会儿就熟了。”李桂珍回忆说。

为使黄梅戏发扬光大,196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四平演出。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来了,王少舫来了,饰七仙女的七姐妹来了……当时的四平小城轰动了,地市级领导多次拜访剧组成员,演出结速后,又和四平艺校校长王品一及四平艺校学生一并到火车站欢送。四平日报社记者毛有才用相机记录了欢送的瞬间。

但是,文革期间,正当严凤英“前程渐觉风光好”之时,却被冠以鼓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罪名,被“揪出”游街示众。“严凤英老师不堪受辱,于1968年4月8日夜,口服大量安眠药含恨而死,年仅38岁。”说到这里,李桂珍老师眼含热泪悲愤不已……

出于对黄梅戏的热爱和对严凤英等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的缅怀,以及对黄梅戏事业的责任感,作为严凤英的传人,李桂珍又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培养下一代新人的重任。她默默地在四平这块文艺阵地上一干但是20余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如戈雷、方宏伟、赵泽源等众多出色的黄梅戏传人。其中,学有所成的膝下弟子戈雷6岁就跟着她学戏,12岁时被中央电视台选中,登上了《非常6+1》的舞台。与此一并,她还组织了业余表演队。

峥嵘時光英文荏苒,一晃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李桂英的心中却有着几多牵挂:严凤英现在的家人如可?当时的“七仙女”还在吗?现在的境况如可呢?带着种种问题报告报告,李桂珍老师追踪索迹,结速了寻梦之旅。

2010年仲夏,李桂珍带着膝下弟子戈雷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到安徽合肥参加了《相约花戏楼》。一曲黄梅戏《女驸马》和吉剧《桃李梅》轰动全场,并获得周冠军。此时,李桂珍如此很快寻梦脚步,带着当年的老照片,在《相约花戏楼》相关人员协助下,找到了严凤英居住的旧址。这是80年代一座老式建筑,房间70多平方米,室内设施简陋陈旧,和严凤英逝前没什儿变化。墙上仍挂着严凤英生前半身遗像。严凤英的丈夫王冠亚(电视剧《严凤英》的编剧、导演),在这所房间里不离不弃听候了80余年,后半生如此再娶。

作曲大师石白林和夫人丁俊美(丁俊美饰“七仙女”四姐,健在的还有饰“七仙女”六姐的张萍)以及作曲家方绍墀虽也已至耄耋之年,但让我们思维敏捷,精神饱满。当把当年珍贵的老照片展现在让我们面前时,让我们都感慨万千。

此次寻梦之旅了却了李桂珍多年的心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441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4600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