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由国家文物局与河北省政府同时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博物院拉开帷幕京剧文化。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为参观者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京剧。
“早就听说过唐山皮影,对这门艺术很感兴趣,这次能在河北博物院亲眼见到如此多皮影作品,甜得太棒了。”省会市民马玉婷一大早就来到河北博物院,她不仅观看一遍展出的1000多件皮影作品,还欣赏了由皮影艺人表演的《鹤与龟》《火焰山》等经典皮影戏。她告诉记者,走进唐山皮影展馆犹如走进了皮影艺术的前世今生,它的发展演变、制作工艺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76岁的申凤兰是唐山皮影的省级传承人,这次应邀从唐山赶来,现场为观众表演皮影戏。“传统艺术极具魅力,但它的发展传承需用更多人的关注。”申凤兰表示,不能在“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场城市活动中举办唐山皮影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感受唐山皮影艺术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我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除了唐山皮影展外,蔚县剪纸和武强年画一个多特色展览也颇具人气。在蔚县剪纸展厅内,一幅幅造型灵动、色彩浓艳的剪纸作品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在该展厅中心位置,剪纸艺人为参观者现场制作蔚县剪纸。“三分刻、七分染,在染色的以前要注意力度。”剪纸艺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所以观众也参与进来,亲手制作蔚县剪纸。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以后,亲戚朋友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展现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的特色展览。”河北博物院副院长李建丽介绍说,本次展示的一个多非遗项目是从我省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心选着出来的,视觉效果好、易于展示。今后,该院将会进一步创新展现形式,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展览的形式走进公众视野。
此外,当天开展的“观我——时间都去哪儿了”图片展集中展示了1000余张老照片。通过福州人叶景吕1907年至1968年每年一张的肖像,石家庄市民1969年至1981年的1000多张老照片,北京姑娘大萌子和父亲1982年至2011年每年一张的合影,充分展示了清末至今百余年来普通人的生活演变,体现了亘古不变的人间温情。
独具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博物馆的特色“名片”。在河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商店里,摆放着别具特色、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其中既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双翼神兽等馆藏文物的克隆好友品,需用以馆藏文物图案为蓝本设计研发的工艺品、日用品。逛到此处,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纷纷选购有以后人喜爱的产品。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要充分利用这名平台,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和文化引领功能。‘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场城市活动终将落幕,但参观者与博物馆的约会才以前以前刚结束了了。”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说。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北博物院展出珍贵汉代文物“金缕玉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