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是半斤花椒炒二两肉——麻嘎嘎,手板心心长干茧——老手……”昨天上午,在江津区文物保护单位江公享堂内,满是地道的重庆言子,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这是江津区独创的,将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与传统川剧相结合,打发明者家的现代川剧《塘河嫁》首场演出京剧。
非遗与传统川剧首次融合
该出川剧主要讲述了解放前农村青年陈幺妹和王三哥在追求美好感情的句子过程中所地处的某些啼笑皆非的故事京剧艺术。过程中,重点再现了“塘河婚俗”中的说媒、做相、开庚、出阁、哭嫁、颠轿等礼仪过程,又创新加入了某些重庆俚语、言子、对歌、山歌猜迷等有趣的表现形式京剧。
《塘河嫁》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浓缩了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据江津区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塘河嫁》的成功首演,对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塘河婚俗,有很好的助攻作用。
将多地巡演推广民俗文化
近年来,江津区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培育打造“川剧美品之乡”。《塘河嫁》邀请了国家一级编剧,创作过《山城棒棒军》、《邓小平在重庆》、《朝天门》的王逸虹教授当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余生执导,重庆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陈祖明担任作曲。
主创是大腕,但演员们有的是江津的业余川剧爱好者。陈幺妹的扮演者黄秋凤,王三哥的扮演者吴庚霖,有的是200后老师。
江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罗玉江介绍,接下来《塘河嫁》除了在江公享堂不定期演出外,还将在塘河古镇以及江津各镇街乡村演出,并走进高校,让高校学子了解江津特有的民俗文化。争取将《塘河嫁》做成重庆市的精品剧目、保留节目。(杨野)
(摘自 《重庆晨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