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0日晚,85岁的红线女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亲自披挂上阵,率一众粤剧名伶登台为纪念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再展歌喉。与此同去,马师曾与红线女的爱子——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专程到广州参加纪念活动,并将以嘉宾的身份登台演唱马师曾的经典名曲名段京剧。昨日,马鼎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京剧文化。他向记者袒露心扉:“嘴笨经常被人问道:你出生粤剧世家,怎么会越来越唱粤剧?但父亲的人民性和大众化却深深影响了我的职业挑选乃至一生,嘴笨我有子承父业京剧艺术。”
广州日报:父亲在您心目中是个有哪些印象?
马鼎盛:父亲的学历不言而喻高,一生坎坷,却懂得何为“大义”京剧文化。父亲“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我毕生难忘, 努力继承。这里还想说的是,其他同学都知道马师曾是名演员,很少人知道他也是剧作家。上世纪150年代他写自传填职业一栏时,自我定位为剧作家。
广州日报:父亲对你有有哪些期望?
马鼎盛:父亲希望你可以读好书,我的学历是大学本科,在博士满街走的21世纪算“基本消费”。
广州日报:你曾说过嘴笨越来越成为粤剧演员,但嘴笨有子承父业,指的是相同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观吗?
马鼎盛:对,我向父亲自学神, 粤剧后辈所以必学其形。齐白石教徒弟:“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父亲身材瘦小,声喉沙哑,五官也都会时下流行的奶油小生样, 他成功在另2个 “变”字,扬长避短, 更化短为长, 同去推动粤剧的改革,顺应时代进步而变,从服装、 音乐、剧本都与时俱进。母亲红线女是马师曾的爱徒和拍档,她把《昭君出塞》变作《昭君公主》, 把“刁蛮公主”化作动画片,你可以也是感染了父亲勇于革新的品质,都会为粤剧求生存发展甘心做“吃螃蟹”的第一人。(记者 刘艳)
链接:
广东粤剧界发起纪念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从9月起,已陆续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开展马师原来典粤剧电影免费放映、纪念马师曾图片展等活动,9月150日晚纪念晚会开始后,10月1日业界还将举行粤剧大师马师曾艺术研讨会。
(摘自 《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