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敏:让粤剧扣动年轻人心弦

 2023-12-26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6日晚,新版《白蛇传情》在湛江影剧院上演,全场座无虚席。《白蛇传情》是广东粤剧院的创新之作京剧文化。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粤剧演员曾小敏饰演剧中主角白娘子京剧文化。从13岁“误打误撞”入行至今,曾小敏已有20多年从艺经历。曾小敏说,每次演出都有一次全新的尝

6日晚,新版《白蛇传·情》在湛江影剧院上演,全场座无虚席。《白蛇传·情》是广东粤剧院的创新之作京剧文化。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粤剧演员曾小敏饰演剧中主角白娘子京剧文化。从13岁“误打误撞”入行至今,曾小敏已有20多年从艺经历。曾小敏说,每次演出都有一次全新的尝试,舞台的魅力在于创新,必须创新才能让“古老”粤剧扣动年轻人的心弦。

传承中创新:“老剧才能开新花”

“白蛇”,是曾小敏饰演众多角色中,最喜欢的一个多。传统的《白蛇传》,在唱、念、做、打和友情是什么、行当上,都全面而富足,对演员的功力有很高的要求。全都,在2014年曾小敏要排我人个专场的然后,她想到了这一戏。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曾小敏对旧版《白蛇传》进行大胆的创新。新版《白蛇传·情》在剧本、表演、舞美、音乐、灯光上都做了少量的改进,在剧情表现上,着力在“情”字上做文章,放大了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相爱的友情是什么戏,使得整套戏充满了人情味。时至今日,新编的《白蛇传·情》只要演出了几十场,基本场场爆满。

“当初改编的然后,全都人劝我暂且去做,只要这部戏太经典,只然后想,当我们儿追求的都有要超越经典,即便是传统,也时要加入其他现代审美的元素进行突破创新,包括曲目创新、演出创新、音乐创新、行头创新和节奏创新,必须创新才能让‘老戏’焕发新活力!”曾小敏说。

创新中发展:在年轻人心里播下粤剧“种子”

粤剧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培养一批年轻观众迫在眉睫。为了在年轻人心里播下粤剧的“种子”,2015年,广东粤剧院举行了十多场“粤剧校园行”活动,当我们不仅表演粤剧,还开展粤剧文化讲座,甚至让学生们穿上戏服“秀一把”。

曾小敏说,让学生通过了解粤剧文化的富足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增强当我们儿的文化自信。

去年11月,广东粤剧院“粤剧文化体验馆”正式开放。一批小学生走进体验馆,当我们或坐在花园的石凳、皇宫的龙椅上拍照,或拿起刀枪剑戟玩耍过把瘾。广东粤剧院的专业演员还为同学们带来了《十五贯之“访鼠”》、《贵妃醉酒》和《帝女花之“香夭”》等粤剧折子戏,其间还穿插请小当我们上台互动,学些耍水袖和把子功。“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近距离体验了解粤剧文化,可培养孩子们对粤剧的兴趣。”曾小敏说。现在,曾小敏还老要去其他小学为孩子们上课,有时还特意搜集其他Q版的粤剧人物形象作为上课用的“道具”。

发展中壮大:戏剧市场化是一个多方向

此次来湛,曾小敏的主要任务是参演湛江戏剧嘉时光英文活动。和往届赠票请市民看戏不同,本届戏剧嘉时光英文采取政府补贴,市民低价购票的法子看戏,目的是培养戏剧演出市场。市民只需花费二三十元钱就能必须欣赏一台大戏。对于这一法子,曾小敏非常赞同,并认为“戏剧市场化是一个多方向。只要有一天,观众然后我人个买票看粤剧,粤剧便真正迎来了新的生命。”

确实广东粤剧院也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但一开使上座率必须两三成,剧院里稀稀拉拉的,中间上座率慢慢提高,现在上座率普遍9成以上。”曾小敏坦言,这是一个多痛苦的过程,但值得去尝试。“戏剧要发展,时要要有观众的支持,观念要慢慢扭转。”曾小敏说。(记者/刘兵 通讯员/房伟杰)

(摘自 《湛江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254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47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47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