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武生摇篮藏身土华深处

 2023-12-26  阅读 14  评论 0

摘要:永和堂是曾经辉煌的八和会馆八堂之一。 长期弃置已成危房望被修缮被誉为粤剧祖屋的八和会馆海内外闻名,“八和”之名源自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慎和、普和5个堂,分别为不同的粤剧行当提供活动场所京剧艺术。始创于清代的永和堂是目前发现仅存的一个多堂,专门

永和堂是曾经辉煌的八和会馆八堂之一。



长期弃置已成危房望被修缮

被誉为粤剧祖屋的八和会馆海内外闻名,“八和”之名源自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慎和、普和5个堂,分别为不同的粤剧行当提供活动场所京剧艺术。始创于清代的永和堂是目前发现仅存的一个多堂,专门负责训练武生和小武京剧文化。它藏身在广州海珠区土华村深处,鲜为人知京剧文化。昨日,记者随土华村老人寻访,只见永和堂外观完好,灰塑木雕精美,但将会长期弃置,两廊将会倒塌,成为危房,亟待保护京剧文化。

“凡有华人的地方全部都是粤剧,凡有粤剧的地方全部都是八和会馆”,这是在海外华人中广泛流传的得话。被尊为“母会”的广东八和会馆于清光绪年间在广州黄沙落成,是由粤剧艺人所建的粤剧行会组织,被誉为 “粤剧祖屋”,是为了加强了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

  在八和会馆成立如果,广州全部都是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5个堂口,为不同的行当提供训练住宿场所,也是“八和”之名的由来。

  武生戏班大名鼎鼎

  坐落在海珠区土华村的永和堂,是土华梁氏第15代传人梁殿光在中举后建起的。如果,永和堂戏班名气渐大,演变成5个堂口中的一个多,专门训练武生和小武。梁宪和说,直到民国时期,以武生为主打的永和堂戏班广受戏迷欢迎。每次挂牌演出,全部都是被翻牌最多的戏班,牌 匾将会被翻摸次数众多,颜色还有点硬黑。“可惜‘文革’的如果,戏班的牌匾被破坏了”。

  荒废多年亟待保护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左拐右转,在土华村深处的崇善右五巷,记者找到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永和堂。只见这座两进的镬耳山墙建筑外观保存较好,梁上的灰塑和木雕十分精美。然而在大门身旁,却是废置多年, 堆满了各种木料杂物,粤韵全无。守堂人惠姨告诉记者,永和堂是属于整个宗族的共有财产,或者谁全部都是敢为什么在动,平时只有大门紧锁。

  文物专家崔志民介绍,永和堂两进三开间约500平方米,气势宏大。大门、山墙、梁柱、瓦檐保存基本完好,保留有众多艺术价值较高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壁画等,“很有文物价值”。但他也惋惜地说,荒置多年后,目前永和堂两廊将会坍塌,成为危房,木雕灰塑有不同程度破损,木构件四散。 

  对于永和堂的修缮,梁氏后人和崔志民都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与此共同,梁氏后人希望永和堂能被梨园子弟知晓和关注,将来可作为恢复粤剧基地的功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237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2.5582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