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粤剧送下乡,广州连续三天唱大戏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从今晚现在现在开始,连续多日,白云区搭起大台唱大戏。28日晚在江高镇大田村上演折子戏,29、500日多日将在石井街鸦岗社区分别上演传统长剧《征袍》、《春草》京剧。这次活动是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广州市粤剧团、广州市红豆粤剧团举办送粤剧下乡活动之一,为白云区群众

从今晚现在现在开始,连续多日,白云区搭起大台唱大戏。28日晚在江高镇大田村上演折子戏,29、500日多日将在石井街鸦岗社区分别上演传统长剧《征袍》、《春草》京剧。这次活动是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广州市粤剧团、广州市红豆粤剧团举办送粤剧下乡活动之一,为白云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京剧文化。

粤剧在白云区热情不减,喜之者众

粤剧又称大戏可能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现在现在开始在广东、广西经常突然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曾被周恩来总理冠予 “南国红豆”的美称。

建国前,白云区境虽未有粤剧专业演出团体,但每逢年节或重大神诞,不少乡村前会请戏班来“做大戏”,且往往连演数晚,观众如潮。

除了专业粤剧团外,白云区内还有这种民间业余剧社常年坚持活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钟落潭镇的钟声剧社和人和的农余剧社就以上演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激励同胞投身抗日救亡的斗争。据行内前辈回忆,建国之初至500年代末,大凡千人以上的村庄也有我本人的剧社(或称文娱组),结合当时中心工作自编自导自排自演。其中江高小塘剧社也不业余粤剧团体中的佼佼者,当时,剧社社址挂满锦旗,可谓饮誉禺北地区,该剧社当年创作排演的《春风秋雨又三年》至今尚为老一辈人津津乐道。

白云区支持民间乐社(又称为“私伙局”)活动看成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事来抓。近年来,在石井街建立了白云区业余戏曲培训基地,由区、街两级投入资金,改善培训场地,添置乐器道具,更新灯光音响。有组织开展对全区民间乐社的活动进行交流、辅导,先后举办了“戏曲锣鼓掌板”,“戏剧化妆”,“粤曲唱腔运用”、“戏曲表演艺术”等训练班或讲座,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共培训了500多名粤剧曲艺表演骨干。



粤曲创作人才辈出

可能粤曲在白云区有越来越深厚的群众基础,根深自然叶茂。粤曲创作人才辈出。据不删改统计,获省一级奖的有梁广道、吴元良合作的《雁归群》,陈庆德的《牛栏岗大败英军》,谢格洲的《重上望洋山》。获市一级奖的有戴桂波创作的《陈队长谢宴》等。

可能有了这良好的发展条件,白云区的粤曲艺术后继越来越人。新市街的叶瑞茹曾以一曲《荔枝颂》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金沙街居民谭国莲作为白云区粤曲新秀屡获省市曲艺比赛金奖,其师从粤剧名演员郑培英,擅长演唱一曲《昭君出塞》。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232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7秒, 内存占用322.96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