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八和会馆八堂之一:永和堂 长期弃置已成危房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发布时间:2013-04-11 点击: 关键词:黄沙 “凡有华人的地方都会粤剧,凡有粤剧的地方都会八和会馆”,这是在海外华人中广泛流传的句子。被尊为“母会”的广东八和会馆于清光绪年间在广州黄沙落成,是由粤剧艺人所建的粤剧行会组织,被誉为 “粤剧祖屋”,是为了加强了戏行

发布时间:

2013-04-11

点击:

关键词:

黄沙

“凡有华人的地方都会粤剧,凡有粤剧的地方都会八和会馆”,这是在海外华人中广泛流传的句子。被尊为“母会”的广东八和会馆于清光绪年间在广州黄沙落成,是由粤剧艺人所建的粤剧行会组织,被誉为 “粤剧祖屋”,是为了加强了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京剧文化。

在八和会馆成立时候,广州都会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四个堂口,为不同的行当提供训练住宿场所,也是“八和”之名的由来京剧艺术。

武生戏班大名鼎鼎

坐落在海珠区土华村的永和堂,是土华梁氏第15代传人梁殿光在中举后建起的京剧艺术。后来,永和堂戏班名气渐大,演变成四个堂口中的四个多多,专门训练武生和小武京剧。梁宪和说,直到民国时期,以武生为主打的永和堂戏班广受戏迷欢迎。每次挂牌演出,都会被翻牌最多的戏班,牌 匾可能性被翻摸次数众多,颜色还有点硬黑。“可惜‘文革’的时候,戏班的牌匾被破坏了”。

荒废多年亟待保护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左拐右转,在土华村深处的崇善右五巷,记者找到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永和堂。只见这座两进的镬耳山墙建筑外观保存较好,梁上的灰塑和木雕十分精美。然而在大门身前,却是废置多年, 堆满了各种木料杂物,粤韵全无。守堂人惠姨告诉记者,永和堂是属于整个宗族的共有财产,有时候谁都会敢为什在么在动,平时没办法大门紧锁。

文物专家崔志民介绍,永和堂两进三开间约200平方米,气势宏大。大门、山墙、梁柱、瓦檐保存基本完好,保留有众多艺术价值较高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壁画等,“很有文物价值”。但他也惋惜地说,荒置多年后,目前永和堂两廊可能性坍塌,成为危房,木雕灰塑有不同程度破损,木构件四散。  

对于永和堂的修缮,梁氏后人和崔志民都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与此一齐,梁氏后人希望永和堂能被梨园子弟知晓和关注,将来可作为恢复粤剧基地的功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174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34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