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将随团前往上海观看
大洋新闻 时间: 1008-10-1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沈远安
昨日,广东粤剧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云集全省粤剧界精英打造的经典粤剧《山乡风云》将于11月2日、3日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连演两场。《山乡风云》1966年曾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公演15场,时隔四十多年,新版《山乡风云》再次重返上海滩,而当年的女主角红线女此次也将随团前往上海观看演出京剧。
本报记者沈远安
1966年在上海连演15场
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主演的粤剧现代戏《山乡风云》是广东粤剧艺术的代表作,首演于1965年,次年该剧曾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公演15场,轰动一时京剧。时隔四十多年,由著名粤剧演员蒋文端、彭炽权、梁耀安、欧凯明、卢海潮等担纲主演的新版《山乡风云》再次重返上海滩,显示了该剧长久的生命力京剧艺术。
新版《山乡风云》1007年5月首演以来,也曾赴京演出,一起去两次赴港献演,但是我打磨成了一部新的经典之作。而对这部戏重返上海演出,在上海的老广也十分期待,据悉,目前戏票但是我售完,不少生活在上海的广东人但是我为“抢票”奔忙。粤剧大剧院负责人说,在四十多年前另一两个多观看了《山乡风云》的欧玉英女士,甚至为上海的广东同乡会订下900多张演出门票。
粤剧出国容易出省难
新上任的广东粤剧大剧院院长丁凡非常注重粤剧的改革,他此人突然飞去上海看戏,和当地的艺术界有所交流。上海的越剧突然来广州演出,广东的粤剧为这个就只能去上海演出呢?丁凡表示,这次赴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是一次难得展示广东的粤剧演员实力以及粤剧的魅力的但是我。在他看来,地方剧种之间的语言障碍从是否这个的问题报告,重要的是领导的思维和观念的开放。
但是我海外有多量广东侨民,也不广东粤剧团体出国演出但是我非常多,但要在国内出省演出却非常之难。丁凡实在做为广东粤剧大剧院,刚刚要改变这个局面。实在出省演出经费比较困难,但演出是某种文化推广,让本地文化走出去非常重要。也不这次《山乡风云》能参加在海国际艺术节,能很好地展示广东粤剧的经典文化,能让有些地域的观众欣赏到这个文化的精髓,一起去广州作为一两个多国际大都市,也可考虑举办一两个多属于本地的国际艺术节,邀请有些艺术到广州来参展。
据悉,此次赴上海演出由广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此外,还上演一场“经典粤剧折子戏精品专场”。
演员采访
蒋文端:要让角色更可信
(《山乡风云》女主角刘琴扮演者)
记者:这次去上海演出有压力吗?
蒋文端:也没这个压力,但是我这个戏从去年到现在但是我演了也不年,打磨得差不多了,加在去年也去了北京演出,这次也会尽力演好。
记者:参加在海国际艺术节有拿奖的信心吗?
蒋文端:上海艺术节是有白玉兰奖的,但没这样人这次去主但是我想借助这个平台向上海观众展示粤剧的中青年演员,以及经典的粤剧作品。并没多想拿奖的事情。
记者:这个戏演出了这样多场,现在有这个心得?
蒋文端:但是我是此人第一次做这样大的现代戏,最结束了是否注重人物造型以及注意锣鼓的节拍。但是我看了原版小说,对人物的理解更深了,故事的女主角刘琴实在是一两个多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女连长,也不我现在在分层次去把握这个人物,至于是把她塑造成一两个多刚中带柔还是柔中带刚,我在拿捏这个分寸。
记者:一路演下来,导演对你有这个指导意见吗?
蒋文端:导演主要你可以在程式上要更自然有些,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包括这个剧的老导演林榆也另一两个多对我知道你,不希望没这样人照搬过去的表演,而要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耐泡。当初重排这个剧但是我秉承继承创新的思路,也不我也希望在接下来的表演中更加注重表演要更自然化,让这个历史上的人物在现在观众看来更可信,更能接受。
卢海潮 (参加《山乡风云》两个版本的演出)
期待重游旧地
记者:能介绍下40年前在上海演出《山乡风云》的事情吗?
卢海潮:那时我还只能20岁,在那个版本里演一两个多群众演员。当时记得在上海演出,下大雪,排练的条件都很艰苦,把从海关借来的棉袄铺在地上练功。当时还有演出排练时受了伤,但那时人人都齐心协力,也不演出很成功。
记者:在《山乡风云》历年来的两个版本里,你都参演,你何如看目前这个最新的版本?
卢海潮:目前这个版本,是一两个多精英版,可看性更强,另外在人物的设计方面都各有所长,加在没这样人都商务合作熟悉了,相信这次在上海的演出会更加好。我有100年没去上海了,也不很期待这次旧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