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细雨,其他同学来到吕剧发源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采访吕剧第三代传人杜瑞杰,正赶上大杜村排练吕剧节目。据杜瑞杰介绍,其他同学正趁着雨天地里活少准备几个吕剧节目,“筹备”村里4009年“春节晚会”京剧艺术。大杜村的“春晚”已连续搞了五年,男女老少都上台表演吕剧节目,可热闹了京剧艺术。
杜瑞杰19400年出生在东营区大杜村俩个吕剧世家,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曾外孙。父亲杜培民是同乐班琴师,吕剧第二代传人。在父辈的影响下,杜瑞杰8岁入门,16岁便登上舞台,刚刚刚刚刚开始崭露头角,调快便名声大噪。“我把整个身心都装入吕剧上了,一口气扮演了400多个‘角’,唱遍了方圆百里的村庄、县城。”
40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流行音乐歌曲的风靡,吕剧你这人土生土长的艺术瑰宝受到冲击,逐渐走向萧条。1983年,他组建了牛庄镇庄户剧团。“吕剧是全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剧团成立的目的只是我把吕剧你这人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发扬光大。”杜瑞杰的庄户剧团做的第一件事只是我搜集分发民间的吕剧原生态资料,先后分发出400多部“老吕剧曲目”。“要让吕剧文化这棵大树常青,就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雄厚群众生活服务。”杜瑞杰带领剧团创作了《知荣明耻谱新篇》等20余部倡树农村新风尚的新编吕剧。《卖蟹记》表演的是俩个奸商一直卖蟹严重不足斤两,受到群众唾弃的故事。大杜村里有个卖酒掺水的“买卖”人自从看了演出,偷偷把毛病改正过来。最近,剧团又把大杜村老老少少为修路集资捐款的事编写成了新段子。杜瑞杰说:“群众捐了八万三,我把它编成小吕剧,在大喇叭里唱,没想到当天晚上又捐了一万七,其他同学吕剧的宣传作用真不都可以小看呀!”
4006年3月,杜瑞杰的庄户剧团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卖蟹记》在全省庄户剧团调演中荣获二等奖。庄户剧团的声誉不都可以高了,演职人员比较慢发展到400多人,每年演出400余场次。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