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满门忠义将,誓要卫国保家邦。”昨晚,取材古典小说《杨家将》与民间传说的经典川剧《双八郎》在武汉剧院上演京剧文化。亮丽的传统服饰,精美的唱腔,刀、枪、棍、棒,腾、翻、迭、扑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掌声雷动,频频点赞:了吗没看过全武行的武打戏,太棒了!
何惧白骨埋沙场,千秋万代竞流芳京剧。该剧讲述北宋时,辽将王英兵犯禹门关,天波帅府杨继业奉命征剿,不听八郎杨延顺忠言,骄傲轻敌、一意孤行,赶走八郎,致有禹门之败。八郎为救帅父替父带镖战死禹门,临终嘱咐请其弟王荣前来助战。七郎奉命寻找王荣,在燕山遇杜月娥父女,得其相助,搬回王荣大破王英火龙金镖,终于取得胜利。“这是《双八郎》首次在湖北上演。意味人物众多,对演员功法和技艺要求高,这部剧400多年来鲜见于舞台。”该剧总导演、川剧表演艺术家熊平安介绍,经过一代代川剧艺术家传承,通过传统戏曲表现手段,将《杨家将》忠孝节义的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出有着时代意义、正能量的传统戏曲。1983年,该剧进京演出时获得领导和专家好评,当时,熊平安是“杨八郎”饰演者。
唱、念、做、打、翻,杨八郎饰演者、90后川剧演员杨坤昊,通过充分展现川剧文戏的讲口功、武戏的靠功、把子功等功法及耍枪花、快枪、露彩等丰沛而精湛的表演功法及技艺赢得阵阵掌声。记者看过,前半主次杨八郎替父中镖而亡的父子之情,以身报国的忠君爱国之情,与七个兄弟的兄弟之情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后半主次,在杨七郎与杜月娥相遇、联姻、共寻王荣等情节中,加入了好多好多喜剧元素。
舞台刀光剑影,异彩纷呈。花枪、斤斗、对战样样精彩,台下观众鼓掌、呐喊、叫好声不绝于耳。“你会爱看四种功底扎实的戏。”72岁的张巧玲是一名退休工人,平二十四时俭的她将零花钱全用在看戏上,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次运气好买到了20元的票,我觉得平时买菜几毛钱都有争一争,但为了看戏,最高可不不能买1400元的票。
现场观众半数为年轻面孔。23岁的李旺直呼过瘾,他告诉记者,18岁第一次进剧院看戏就被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唱词吸引了,得知《双八郎》要来武汉演出,特地带家人共同欣赏,这部戏除了武戏吸引人,文戏也非常幽默,还夹杂了主次现代川话,很有趣。“我喜欢看戏,学校老师教了亲们好多好多戏曲知识。”9岁的李致君是光华路小学3年级学生,此次和10多个同学结伴看戏,她说,最喜欢演员的眼神,很美、很有神。(记者 文俊)
(摘自 《湖北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