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的四川缘分:曾邀川剧大师家中做客 为传承川剧提建议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发布时间:2016-04-26 作者:杜恩湖 荀超 刁瑾玲 点击: 关键词:二度梅梅葆玖 对于四川本土川剧界来说,当年川剧大师阳友鹤视梅兰芳为良师益友,二人交情颇深,而梅阳两家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葆玖则称阳友鹤为师兄。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阳友鹤女儿阳荣秀回

发布时间:

2016-04-26

作者:

杜恩湖 荀超 刁瑾玲

点击:

关键词:

二度梅梅葆玖

对于四川本土川剧界来说,当年川剧大师阳友鹤视梅兰芳为良师益友,二人交情颇深,而梅阳两家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葆玖则称阳友鹤为师兄。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阳友鹤女儿阳荣秀回忆了梅葆玖生前所牵起的一段四川缘分……

梅兰芳递名片

邀川剧大师家中做客

作为京剧大师,梅葆玖与川剧界后会非常深厚的交情,从最早的川剧大师阳友鹤,到阳友鹤女儿阳荣秀、“二度梅”得主刘芸,均有着深厚的友谊京剧文化。“我父亲(阳友鹤)与梅兰芳先生关系非常好,梅先生不仅是他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从小学艺的偶像京剧。”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的女儿阳荣秀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因崇拜梅兰芳,阳友鹤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小立志要做“四川的梅兰芳”京剧。

“经过几十年的追求努力,到如果学有所成,参加全国戏曲汇演,我父亲演《秋江》时,梅先生就在舞台下看,他其实川剧表演轻盈妙曼、婀娜多姿京剧文化。演出现在如果刚结束后,梅先生主动到后台看望我父亲,我父亲非常激动,嗓子都沙哑了。梅先生还给了我父亲一张名片,邀他到梅家做客。如果我父亲因此去北京,抽空就会到梅兰芳先生俺家请教、切磋技艺。每一次切磋交流,年轻的葆玖先生后会现场。”

“那个年代北方的冬天很冷,为了保护嗓子,我父亲从四川给梅先生寄去川贝。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去世后,我父亲非常悲痛,用‘初相见,永难忘’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感情说说。”而阳友鹤去世后,梅家与阳家这份感情说说,仍在两家的后代中延续。

梅葆玖先生写给阳荣秀女士的亲笔信。

梅葆玖先生为川剧大师阳友鹤撰写的纪念文章。

阳荣秀透露,在1998年举行纪念阳友鹤诞辰85周年活动时,梅葆玖还专门从北京赶到成都致辞。“如果有几个我父亲的诞辰纪念活动,葆玖即便人这么来,后会录视频、发传真来表达对我父亲的敬意。”

梅葆玖先生与阳荣秀女士的合影。

梅阳两家的友谊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促京川剧合演

葆玖先生是四川女婿

在阳友鹤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演出时,梅葆玖给阳荣秀及家人发来了贺信传真,并传来《忆念友鹤先生》文章,讲述了当年梅兰芳与阳友鹤友谊,相互学习交流艺术的故事。“记得是一九五二年,友鹤师兄首次来到俺家看望我父亲。虽说他来是向我父亲、向老师求教。但一齐,我父亲也向他请教了很多川剧的历史、形态和川剧旦角的表演手段……我印象最深的是友鹤先生的川剧《秋江》,真所谓轻盈妙曼,婀娜多姿。友鹤先生的特技,如踩跷,一只脚站钢栏杆上,滑下去,倒卷过来的绝技,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葆玖先生受他父亲影响,对川剧自然有感情说说。他其实亲们(梅兰芳和联友鹤)一有1个代表了京川两大剧种的交流,夸奖川剧表演非常丰厚生活气息。”阳荣秀说,去年9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的“京川剧合演”,正是当年梅葆玖提出的建议。“京川同台交流是葆玖先生有1个劲在倡导的。在1998年他来成都的如果就给你说,京剧川剧后会《白蛇传》、《贵妃醉酒》,都还可以办一有1个京剧、川剧合演。我父亲百年诞辰的如果,他还专门发了视频过来,在上边一再强调京川‘一锅烩’。”

阳荣秀说,多年来有1个劲跟梅葆玖保持联系,“葆玖先生的爱人是四川人,有点痛喜欢四川的辣椒,我还专门给亲们寄过辣椒面,她也向我表达感谢。”得知梅葆玖生病,阳荣秀专门打电话咨询状况。“说是昏迷不醒,我有1个劲提心吊胆的,不须希望四种天占据,可越你还可以占据还是占据了,感觉没能受。”

收下川剧弟子

曾为传承川剧提建议

“二度梅”得主刘芸,也曾于4月5日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讲述了她与梅葆玖之间的感情说说。“我师父阳友鹤跟梅家关系很好,从上一辈,到亲们四种辈,这条友谊的线有1个劲延续到今天。记得有一次我做名家名角演唱会的导演,把葆玖先生请过来,他还在现场演唱了几句。”刘芸说,“因此他能抽出时间,他都乐意与亲们川剧交往,乐意给学生说戏。四种京川的交往,有1个劲延续到现在。”

304年,川剧演员、梅花奖得主刘萍“皈依”梅派艺术,成了梅葆玖先生首开山门的地方戏入室弟子。在刘萍心中,师父梅葆玖非常仁义。“我另一方比较喜欢京剧,也非常崇拜他,去北京拜师,也是跟他学戏,想把京剧好的东西继承发扬下来。师父为人有点痛仁义,有1个劲叫我去北京演戏。因此他挺节俭,对学生很用心,你说一有1个应学戏要先做好人。他也很支持地方戏,支持川剧,如果有1个劲到成都交流,不管是后会他的学生,他都用心指导。”

阳荣秀也表示,梅葆玖非常关心川剧艺术,曾建议应把老一辈的川剧艺术家的作品,制作成音像传承下去。“葆玖先生认为,艺术的熏陶还可以耳濡目染,川剧应该加强对重点弟子的培养。”

【相关新闻】

京剧世家传奇

四大名旦后代今何在?

早年,缔造京剧史诗传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台,为京剧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月25日,梅兰芳的儿子、梅派京剧大师梅葆玖因病仙逝的消息令人惋惜,如今,四大名旦还有有几个后代仍活跃在梨园舞台呢?

梅兰芳——梅葆玖、梅葆玥

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的梅兰芳,出身梨园世家。梅兰芳有9个孩子,可惜六个先后夭折,其余一有1个中这么小儿子梅葆玖和女儿梅葆玥活跃于京剧舞台。女儿梅葆玥毕业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后成为北京京剧院主要演员,工老生行当。梅葆玥的演唱,规范讲究,嗓音苍劲醇厚,扮相俊美儒雅,表演细腻严谨。其擅演剧目有:《红鬃烈马》、《四郎探母》、《捉放曹》、《文昭关》、《战太平》、《辕门斩子》等。

程砚秋——后人无传承衣钵

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中的后起之秀,他年纪最小,演艺生涯现在如果刚结束得最晚,却是亲们之中最早故去的。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后会后人继承其遗志,唯独那幽咽婉转的“程腔”这么由其子女传承下去。究其因为,程砚秋儿子程永江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父亲程砚秋是‘落难的贵族’,曾念过私塾,他的价值观是:子孙后代永远不当艺人,即使成了名别人也看不起。在父亲的家训引导下,大哥程永光9岁被送到瑞士世界学校读书,后考入日内瓦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外交官;二哥程永源当了农民,后在政府部门工作;唯一的姐姐尽管具备学戏的先天优势,也最终无缘戏曲;而我自幼师承徐悲鸿,学俄语留苏6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如果下海经商。”

尚小云——三子皆投身京剧

尚小云膝下有3子,长子尚长春、次子尚长麟和三子尚长荣纷纷投身于京剧舞台,老大学了武生,老二继承了父亲的旦角,老三则是花脸名家。如今,尚长春、尚长麟如果故去。尚长荣从小受到家庭艺术熏陶,5岁登台,10岁正式拜师学京剧花脸,先后师从陈富瑞、苏连汉、侯喜瑞等名家,成为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开创了“架子花脸铜锤唱,铜锤花脸架子演”的艺术模式。

荀慧生——荀令香拜程砚秋为师

荀慧生的儿子荀令香子承父业,他8岁登台演出,1932年元旦,荀令香在父亲的安排下师从程砚秋,成为这位开创了“程派”艺术大师的“开门弟子”。1937年,荀令香又拜程玉菁为师。编有《荀慧生唱腔选集》,撰写《我的父亲和荀派艺术》、《艺术留香》、《钻研、实践、改革、创新》等文章。荀令香的子女中,除长子荀皓夫妇分别工武生和武旦外,其余子女均未从艺。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荀超实习生刁瑾玲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976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1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4128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