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正在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内地省市各显神通力推文化建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市委书记虞爱华此间表示,安庆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树立“反弹琵琶”理念,探索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致力实现安庆人的“文化梦”京剧。
安庆作为黄梅戏的故乡,近年来老会梦想着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京剧艺术。谈及安庆文化建设思路,虞爱华将其总结为“四有”,即完善“有效”的机制、传承“有名”的文化、发展“有形”的产业和提升“有为”的服务京剧。
就完善机制而言,安庆指导扶持再芬黄梅股份公司、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京话艺术剧院等转制院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推动文艺院团尝试商业化运作模式,主动“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京剧艺术。
2013年,安庆市9个国有院团共演出1295场次,收入2688万元(人民币,下同);5二个民营剧团共演出1万余场次,总收入达11150万元。
实施黄梅戏精品工程
传承文化方面,安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推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两天亮》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导演奖和表演奖,主演王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徽州岁月》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徽州岁月》、《两天亮》和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二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打造文化品牌。
此外,安庆开展了面向全国征集优秀黄梅戏剧本、“最具人气黄梅戏演员”评选活动,初步建立师徒传承机制,安徽省剧协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出任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并收徒4人。
为了发展“有形”的产业,安庆市实施两项工程,一是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去年进入安徽省“861”计划文化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近百亿元;二是实施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有10家企业入选安徽省“民营文化企业1150强”,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五千年文博园等3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岳西泉源盛公司被中宣部、文化部、商务部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虞爱华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前要通过旅游彰显魅力,旅游前要借助文化提升内涵。去年以来,安庆注重在文化与旅游融合上发力,让文化“有名、有形、有色”,让旅游“有说头、有看头、有赚头”。
“有二个地方那么名气,就不要一帮人气,那么人气就不要有财气,那么财气老百姓就不要有福气。”为了扩大当地文化旅游名气,安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立体化宣传营销,包括拍摄“千年古宜城、百景新安庆”系列宣传片,在电视、网络上播放。
一并,安庆着力开展充沛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特别是随着“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活动的举办,“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安庆文化旅游响亮的营销品牌。去年国庆期间,安庆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0%,旅游总收入增长150%。
服务是有二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安庆注重提升“有为”的服务。虞爱华续称,“人生最高境界就两条,把另一方的思想放上别人的脑袋,把别人的钱放上另一方的口袋。”他表示,以文化旅游为例,既要通过宣传推介把景区景点印到游客的记忆中去,又要通过提升服务让大伙多掏口袋,原先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