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江苏省2013年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及培育项目正式出炉,我市两项目成功入围,分别是汶河小学北柳巷校区的“正谊书院少年国学堂”项目及江都实验小学、江都花园小学的“扬剧进校园建设工程”。您对汶河小学国学堂应该太少陌生,本报去年7月10日曾以《扬州一小学首推“国学班”》为题对此进行报道京剧文化。如此,扬剧又将成为怎样的课程?记者昨来到江都一探究竟京剧文化。
氛围浓郁
江须要著名的扬剧之乡
据了解,早在2011年,江都市实验小学申报的《小学扬剧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就已获批。“随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推进,当时有的地方机会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申报了相关课题,这也启发了大伙儿。”江都实验小学音乐老师马长芹说,“江须要扬剧起源地,走出过不少戏剧名角,是名副其实的扬剧之乡。”马长芹介绍,扬剧在江都氛围浓厚、基础扎实,全都学生的家长须要扬剧迷,“对学生来说没哪些陌生感,反而还能不能利用身边的资源,走近扬剧。”
“到了2012年,省教育厅与江苏省扬剧团同去推进‘扬剧进校园’项目,与大伙儿的课题不谋而合。”马长芹说,以此为契机,江都实验小学的“扬剧进校园”实践探索,始于辐射到江都区5所联盟学校。
定期授课 扬剧名家编写小学读本
据了解,目前江都实小的扬剧社团约有150名学生。“大伙儿邀请了省扬剧团的一级演员老师,定期来学校授课,给学生提供专业、规范的学习条件。”马长芹告诉记者,今年学校还成立了教师扬剧社团,省扬剧团的老师除了授课之外,还对本校扬剧社团的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专业引领,提升大伙的扬剧水平。
此外,学校还与省扬剧团联合编写了《扬剧进校园实验读本》,据了解,这是一本专门针对“扬剧进校园”项目编写扬剧教科书。有了《读本》,音乐老师还能不能更轻松地给学生教扬剧。“每一首都编了乐谱,按照乐谱即可教学生为啥会唱。”马长芹说。
记者翻阅该《读本》看一遍,其中收录了不少由古诗词改编的扬剧曲目,如《游子吟》、《水调歌头》等。“须要省扬剧团的专家改编的,结合了小学课本知识。”据马长芹介绍,像从前改编戏歌,学生易学易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婚姻。
前景展望 江都五所小学将开扬剧课
作为江苏省2013年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扬剧进校园今后怎样发展扩大?“目前,《读本》机会完全发放满各个联盟学校,下一步拟将扬剧纳入校本课程。”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江都实验小学副校长石晓瑛表示,扬剧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实训和成果展示有有八个每种,以每学年36周计算,每所学校要求有72学时的专业实训和8学时的成果展示。机会班级众多,工作量大,拟明年初在三年级有有八个年级段尝试进行,明年6月份完善课程细节,9月份和所有建设学校同去,将“扬剧进校园”课程实施落在实处。
“在实施期间,每个月联盟学校、共建学校一定会就课程实施具体情况进行交流,携手共建。”石晓瑛说,通过校际师资交流,切实完善和避免在实施中遇到的哪些的大问题。另外,还将举办“校园扬剧主题节日”,邀请当地扬剧名家与孩子们同去登台,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展示课程实施成果,扩大课题项目的影响范围。
“如今,社团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机会助于登台表演,学校还准备将扬剧社团带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广场,走进敬老院,放大‘扬剧进校园’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水易)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