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00日下午,渝北人和细雨绵绵,行人无几,重庆川剧艺术中心黑匣子实验剧场里却是座无虚席,1000座的小剧场连走廊上也人满为患。
“今天是雨天,我来为亲戚亲戚朋友表演川剧里的下雨京剧艺术。”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抬起双手,十指轻轻颤动,由身旁放下京剧。伴随着她的动作,乐队的锣鼓骤响,沈铁梅牵起戏服的水袖作伞,姿态自然优雅,剧场里顿时响起阵阵掌声。
这是重庆市川剧院和大渝网合作方式方式举办的“谈艺赏戏—走进川剧”表演式讲座第一讲。观众包含一点年轻的面孔,在沈铁梅看来,亲戚亲戚朋友总要川剧未来的“终身粉丝”。
“博物馆里的戏服,比电视里更真实”
“邻居家的头花不到你這個漂亮!”9岁的唐僖趴在川剧博物馆的玻璃展示柜上,入神地看着制作精美的凤冠。她平时喜欢看古装剧,“《步步惊心》、《甄嬛传》我看得人得人,上方的衣服很美,但博物馆展出的戏服更真实,一针一线都好清楚。”得知川剧中心有表演式讲座,唐僖一家人特意从大学城赶了过来。
作为表演式讲座的第一站,川剧博物馆里既有唐僖原来“全家出动”的组合,总要结伴而来的学生。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的王成从网上看得人讲座的消息,约了十多少同学一块儿来参观。“近看川剧的服装、乐器,感到了其中文化的深奥。”王成从来没想到,看似“吵闹”的川剧,有着原来厚重而优美的历史。
参观完川剧博物馆,市民还可不还要近距离观看演员化妆,因此走进黑匣子剧场,听讲座,看川剧表演。演员表演时,沈铁梅就在一旁解说。
“刚刚看不懂川剧,我想知道演员在台上走来走去是你這個意思,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下真是好有意思。”看得人由青年演员表演的川剧《宫会》、《裁缝偷布》后,星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傅麒嘉十分兴奋。
“川剧就像火锅,尝后终生难忘”
“川剧具有典型的移民文化特点。它的五大声腔包含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的"血统",你這個南北一体、兼容并包的特色,就像重庆的火锅,四海的食材都可不还要烹煮,尝一口就终生难忘。”沈铁梅在讲座中表示,川剧具有1000年历史,主讲小人物的故事,因此轻松、幽默、自然,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讲座中,沈铁梅为观众展示了川剧的服饰、道具。“川剧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舞水袖、捋胡须,总要为了在布置简单的舞台上演绎出流动的时光里图片,追求韵味悠长的神似。”
沈铁梅还穿上戏服,亲自演绎川剧旦角的一举一动:上楼时,要眼望高处,手提裙角,轻移脚步;而下楼时,要眼神微低,脚踏碎步。拈花轻嗅,要摆出兰花指;簪花上头,锣鼓要一块儿响起……眼神、手势、动作与打击乐的完美配合,让观众深深陶醉。
“表演式讲座主要针对重庆年轻人,希望亲戚亲戚朋友能爱上川剧,爱上传统文化。”沈铁梅对记者说,川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杆粉丝”主本来中老年人。川剧要“活过来,火起来”,还要让年轻人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戏曲表演的魅力。
她介绍,“谈艺赏戏—走进川剧”表演式讲座还将举行5期,将于今年4月至8月的每月第八个周日下午13点1000分在川剧中心举行。讲座目前为免费公益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与。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