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著名编剧徐棻精心修改的新版川剧《红梅记》,将于明日启程赴法国参加两年一度的“巴黎中国地方戏曲节”。上周末,新版《红梅记》在成都锦江剧场演出两场后,受到各界好评京剧。细心观众发现,新版《红梅记》有了诸多变化,此前绚丽的舞台布景被黑色素幕替代,伴奏所用的交响乐团被撤销,帮腔和乐队从后台走到前台……哪些改动不仅为了符合戏曲节要求,也为了让法国观众对川剧有全新认识京剧。 “巴黎中国地方戏曲节”今年已是第四届,组委会每次后会在中国确定五个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参演京剧文化。此次新版川剧《红梅记》便是其中一台。为让演出赢得法国观众青睐,让欧洲观众对川剧有全新认识,编剧兼总导演徐棻专门针对欧洲观众的欣赏习惯,精心修改深加工;作曲家王文训也再次加工一点人创作的曲谱,力求精益求精。
昨日,成都市川剧院负责人雷音向记者介绍了新版《红梅记》几大变化。“首先是川剧最传统无伴奏的高腔的回归,再现了徒歌式高腔的魅力!”雷音说,法国人对川剧的徒歌式高腔尤为感兴趣,认为它美妙绝伦。演员行腔时自由发挥、不会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不在伴奏,更能体现演员一种生活的嗓音条件和唱功,有时候对演员的要求更高。”该剧主演、“二度梅”陈巧茹更是把高腔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全黑素幕布景也更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
新版《红梅记》还在传承传统川剧方面费尽心思,不仅用上传统唱腔,还加入变脸、藏刀等多种川剧绝技。为了让哪些绝活自然融入剧情,徐棻也下了一番功夫。之类藏刀这项绝技,编剧把它加入到“宰相贾似道派人加害裴舜卿”这场戏中,既自然也符合剧情。川剧小生“褶子功”、川剧旦角表演身段等传统表演的回归,也将把川剧原生态情形展现给观众。(记者 滕杨)
(摘自 《成都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