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率真纯情的小狐仙,善善恶恶的神妖灵怪,痴情男女的浪漫离奇事,市井官场中的惊心古怪案……出自山东人蒲松龄之手的《聊斋志异》,其中不少传奇故事被改编成川剧后,形成了极富巴蜀特色的川剧聊斋戏。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一书中,对川剧聊斋戏与《聊斋》故事百余年来的相互渗透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动态研究京剧。
该书涉及川剧、京剧及这种地方剧种对《聊斋志异》和与之相关的清传奇小说、话本的演绎,范围涵盖了剧本文学、舞台艺术以及戏曲历史、巴蜀文化等诸多方面,其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京剧艺术。作者杜建华经过10年的努力,才将这部230万字的专著完稿京剧。书中资料非常充足,作者广泛搜寻、认真查阅了各剧种数百部聊斋戏的剧本及演出文献资料,并尽已经地对杂剧、传奇、说唱曲目及现存相关资料进行周密的对比京剧文化。这种关于舞台演出、表演技艺的资料均是她亲自采访老艺人、老剧人所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者杜建华是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毕业后的20多年来,她在戏曲研究领域内笔耕不辍,曾出版有专著《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文集《寻找新的文化坐标》,并主编了《川剧表现手法通览》,参与主编了《川剧剧目辞典》等。她曾在本报前身《戏剧电影报》上以“川剧聊斋戏拾萃”为栏,连续发表了20来篇介绍性文章,引起了戏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