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梅妃》是程砚秋先生二十年代的作品。剧中杨贵妃曾多次出场,与梅妃的纠葛主要表现在争风吃醋上;同时也因笔力分散使“戏”不够集中。六十年代,李世济与谭元寿合作,整理演出此剧。整理者杨毓珉把杨贵妃推至幕后,集中全部笔墨塑造梅妃的悲剧性格,控诉了封建制度摧残妇女的

《梅妃》是程砚秋先生二十年代的作品。剧中杨贵妃曾多次出场,与梅妃的纠葛主要表现在争风吃醋上;同时也因笔力分散使“戏”不够集中。六十年代,李世济与谭元寿合作,整理演出此剧。整理者杨毓珉把杨贵妃推至幕后,集中全部笔墨塑造梅妃的悲剧性格,控诉了封建制度摧残妇女的罪行,从而提高了整个戏的格调。最近,中国京剧院二团又在排练《梅妃》——这一次将呈现出什么样的风貌呢?

李世济、唐在炘直截了当地解除了“悬念”。他们说:“我们曾多次和杨毓珉同志议过这个剧本。这次改动很大,而不是一般的整理了!……”

是的,剧本再度大改,戏更精炼,立意也更明确了。第一场不再从入宫写起,而直接写其得宠(江采萍被封做梅妃),第二场就写因杨贵妃入宫而失宠,大起大落,扣人心弦。在写到唐明皇携杨贵妃出逃之时,又生发出一个新的情节,构成了令人荡气回肠的第八场——“血溅忠魂”。在这一场中,梅妃由高力士处听到圣谕——命自己也追踪出逃之后,不再象老本中那样处理——匆匆离宫而死于乱兵;而是让梅妃派遣贴身丫环嫣红返回原籍向年迈父母报告自己平安,嫣红又偏偏猜透了梅妃心中的隐密而不肯离去……在忍痛以严命驱走嫣红之后,梅妃从容地香汤沐浴,自刎前写下血书——慨叹自己。既不能横刀跃马,杀敌报国;又不能随王伴驾,以慰君心。高堂父母,不能奉养,芸芸众生,忍看流离!你生有何益,死不足惜……”李世济扑上全部心血和功力去表演,涌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关于这出戏的唱腔处理,其基本态度及做法是运用程派声腔的种种特色,又考虑到新时代观众的种种需求,谱写了新增的唱段;而为了保持梅妃在全剧唱腔中的完整性,对程先生那些脍炙人口的老,唱段,也加以必要的整理……

对待流派剧目和唱腔,如果原封不动或小修小补,是既无“风险”又省气力的。而李世济和唐在炘一刻也未曾忘记1959年,在程师逝世周年纪念活动中,周总理的面嘱:“流派要随时代发展而发展”;近几年,他们在继承与革新相结合的大步伐实践中,获得了更多的观众,其中不乏是头回看京戏的黑发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17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6秒, 内存占用331.25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