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相宜 寓理于情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后母(俗称晚娘)的形象,在历来的文艺作品中,多被勾画得凶狠、毒辣。“身外之肉,无关痛痒,生不喜爱,死不悲伤”。这几千年的偏见,似已成定论。然而,上海首届戏剧节演出的八场淮剧《母与子》,以现实生活中一个后母教子的故事为题材,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对前妻之子、

后母(俗称晚娘)的形象,在历来的文艺作品中,多被勾画得凶狠、毒辣。“身外之肉,无关痛痒,生不喜爱,死不悲伤”。这几千年的偏见,似已成定论。然而,上海首届戏剧节演出的八场淮剧《母与子》,以现实生活中一个后母教子的故事为题材,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对前妻之子、失足青年“唯有一颗拳拳慈母心”的品德高尚的后母形象。

一度失足的张强林,因在劳教期间表现较好被提前释放了。当他踏进家门,平时溺爱他的老外婆告诉他:生母去世了,父亲又同本厂女工桂珍结了婚,后母还带来一个叫小岚的女儿。如今这个家竟变成“家有五口四个姓、八仙桌旁坐四方人、说亲不是连着根、非亲倒是一家人”的景象。于是,就在这特定的家庭环境、人物关系中,展开了曲折的戏剧情节,最后“以情取胜”,可谓匠心独运。

《母与子》立意新颖。这个戏冲击了“十个晚娘九个狠”的那种传统偏见和旧观念、旧意识。现实生活中是有象老外婆、飞虎娘那种人的,他(她)们也将在《母与子》中得到教益。

《母与子》这个戏告诫我们;对待失足青年,不能歧视。只要他有真诚悔过表现,就应该相信他、爱护他,甚至不惜代价地去挽救他。剧中强林通过后母桂珍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的确把自己决心幡然图新的愿望付诸了行动。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对待这样的青年如稍不加注意引导,则容易故态复萌。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浪子都能回头的。

淮剧新秀徐佩华同志饰后母桂珍,表演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演唱运腔自然,吐字清楚,尤其是“慈母的心、火一般的情,但愿得化作喜雨,化作甘霖,涓涓细流、点点滴滴、消冰溶雪,迎来那欣欣向荣万木春”这一段唱,唱得激情满怀,催人泪下,感染力极强。金关虎同志饰失足青年强林,把这一角色对过去失足的悔恨、痛苦,表演得很有分寸,有一定的深度。尤其“踯躅街头”的那一段唱,酣畅淋漓,情真意切。

淮剧《母与子》的演出是成功的。稍嫌不足的是剧中里弄党支部书记何大妈的戏,给人有硬贴上去的感觉。后母桂珍的思想境界有拔高之嫌,基础是什么?似有再补一笔的必要。

由衷地感谢上海淮剧团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创作演出了这样一出优秀现代戏。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156.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8秒, 内存占用331.2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