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民族舞剧《红楼梦》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少舞剧编导,为使我国的舞剧创作更上一层楼,开始从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择取创作题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民族舞剧《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 要把文学巨著《红楼梦》,改编为两个多小时的舞剧,确非易事。首先要在较好地体现原著

近年来,我国不少舞剧编导,为使我国的舞剧创作更上一层楼,开始从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择取创作题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民族舞剧《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

要把文学巨著《红楼梦》,改编为两个多小时的舞剧,确非易事。首先要在较好地体现原著的基本精神下,根据舞剧特点,对原著中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生活场景和众多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进行选择、取舍、概括和提炼。编导的勇敢探索和匠心独运,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

舞剧《红楼梦》改编的主旨,不是要再现小说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鲜明生动地塑造出宝玉和黛玉的艺术形象,深人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运用舞蹈手段进行深入细致地描绘。这既使得舞剧具有集中和凝练的可能,又为运用舞蹈的抒发提供了充分的时机和条件。如第一场中宝、黛“夜读西厢”的双人舞,把二人两小无猜、内心隐秘的深情做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第二场中宝玉和宝钗换看灵玉金锁,致使黛玉生疑的一段别具一格的三人舞,对表现三人的不同性格,特别是对展示黛玉的心理、性格特征,很富有艺术表现力。第三场的黛玉葬花,第五场宝玉受骗成婚以及第六场黛玉焚稿,表现宝玉、黛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几段独舞都编排得非常精彩,有力地拨动观众的心弦。

舞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由于编导根据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注意体现民族舞蹈传统特有的美感,对外来舞蹈的表现手段和手法虽有吸收、借鉴,但不生硬搬用,使人感到非常亲切,是一出地道的民族舞剧。

对比、照应、衬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舞剧艺术的表现力。如序幕中黛玉和宝钗一家前后来贾府投亲冷、热的不同的场面对比;第三场贾母游园的热烈场面,衬托出后面黛玉葬花的孤独、飘零;第六场黛玉断肠焚稿的沉痛哀伤,伴以隐约传来宝玉成亲的阵阵喜乐,这种强烈的对比、照应,使悲剧的气氛更加浓烈。

舞蹈家陈爱莲出色地塑造了林黛玉的舞剧形象。她那高超的舞蹈技巧和丰厚的民族舞蹈艺术的修养,结合着深刻的内心体验,把黛玉在不同场景中各种思想情感的发展和变化,细致人微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第六场中焚稿的一段独舞,把她饮恨而死前的爱、恨、悲愤、控诉、抗议……做了生动、细致的表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15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7秒, 内存占用331.2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