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钗记》的心灵美谈起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人们为什么喜欢王十朋而憎恶陈士美?因为这两个人物的心灵有美与丑之别,形成了鲜明对比。 人们为什么同情秦香莲而又赞美钱玉莲?这两个女性虽然各自的遭遇有幸与不幸的差异,但是她们对待爱情坚贞不渝、不为恶势力所屈的心灵之美,却是共同的。 最近,北方昆曲剧院根据宋元南

人们为什么喜欢王十朋而憎恶陈士美?因为这两个人物的心灵有美与丑之别,形成了鲜明对比。

人们为什么同情秦香莲而又赞美钱玉莲?这两个女性虽然各自的遭遇有幸与不幸的差异,但是她们对待爱情坚贞不渝、不为恶势力所屈的心灵之美,却是共同的。

最近,北方昆曲剧院根据宋元南戏改编上演的《荆钗记》,深刻揭示了这种心灵美。

原著写的是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它歌颂了状元王十朋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毅然拒绝了相府的招赘,表现了“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能高尚情操。在封建社会里,人民希望那些出身贫寒,后来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知识分子,能有这种美德。王十朋的心灵和行为美,符合人民的愿望。多少年来,人们把王十朋作为一个美好的典型形象,而对陈士美则必欲置于包拯的铜铡之下而后快。王十朋、王金龙……和陈士美、王魁……各自所得的赏罚,表现了人民的爱憎。钱玉莲信任知己,反抗封建买卖婚姻和豪强的欺凌所表现的斗争精神,也引起了人们对她的遭遇的深切同情。人民是公正的裁判者。

《荆钗记》原是宋、元流行的民间戏曲,后来经过许多文人的不断加工,有所丰富,也有所歪曲。我们现在读到的古本《荆钗记》,多是明代文人的改编本。从较早的影钞明刻本《王状元荆钗记》《六十种曲》本和《南曲九宫正始》所录曲文看,都保留了基本情节,但比较而言,前者较少庸俗的科诨和猥亵的描写;后者则往往掺入了较多的封建说教。元人柯丹丘写定之后,由于明朱权的修改,加重了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损伤了它最初在民间流传时的本色。

北昆的演出本大胆地剔除了封建性糟粕,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美,力求场子精炼,恢复原著本色;而且在舞台面貌上有所革新,音乐曲调保持了昆曲特色,舞台美术也与昆曲的风格相协调,为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提供了经验。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表现人物心灵之美的不少,但它们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即使名著也难免有历史局限,掺杂一些封建糟粕,有待整理和清除。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创作新的历史剧、现代戏、是并行不悖的。历史剧、现代戏都应提倡革新,但革新不应削弱本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应切实注意剔除糟粕,发扬精华,开创新的境界和面貌。昆剧《荆钗记》在推陈出新方面的成绩值得重视。

此戏还有加工余地。有的重点唱段如“投江”、“双祭”等场,人物感情抒发不够充分、酣畅、影响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深入开拓,如能进一步润色和锤炼,就更好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099.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1秒, 内存占用332.2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