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灵与肉》,是刘树纲根据美国进步影片《出卖灵肉的人》改编的。编导一改电影中那种沉闷的基调,代之以清新明快、浓郁抒情的色彩,使人耳目一新。 “理”的升华 好的文艺作品,总是蕴涵着某种生活的哲理,给人启迪。影片《出卖灵肉的人》,通过青年拳王的故事

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灵与肉》,是刘树纲根据美国进步影片《出卖灵肉的人》改编的。编导一改电影中那种沉闷的基调,代之以清新明快、浓郁抒情的色彩,使人耳目一新。

“理”的升华

好的文艺作品,总是蕴涵着某种生活的哲理,给人启迪。影片《出卖灵肉的人》,通过青年拳王的故事,阐述一个富于哲理的主题:人的灵魂、人的尊严比金钱更宝贵。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局限,这个“理”在影片里没有闪射出应有的光华。

话剧抓住了影片中这个闪光的内核,在人物关系、情节和细节上,甚至在挖掘男主入公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的表现手法上(比如采用回忆、幻觉等艺术处理),都有意识地强化这个主题,使其更富于哲理性。尤其是黑人老拳王彭·却浦林这条情节线的加强,对主题的深化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悲惨遭遇不仅直接影响到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波折,而且也是青年拳王却利灵魂觉醒的一副催化剂。他被资本家利用和出卖的命运,既与青年拳王鼎盛时期恰成对照,也预示着青年拳王的将来归宿。老拳王的愤怒而死和新拳王的幡然醒悟,都是向“金钱万能”社会的控诉和挑战。

“我们是拳击手,我们的灵魂和肉体决不出卖!”彭·却浦林临终时说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敲击着观众的心灵,使人们思索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情”的抒发

好的文艺作品,必然要描写人的感情。没有情的作品,感染不了人。话剧《灵与肉》,抒情是其鲜明的特色。刷中尽情地抒发了父母儿子之情,邻里朋友之情,男女爱恋之情。

却利和碧琪的受情,波澜曲折、有声有色、真挚感人。对他们的纯洁爱情,不仅放在为金钱和利欲而角逐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中来歌颂,而且把它描写戎是劳动人民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同呼吸、共命运的产物。正是在这种美与丑的对比、善与恶的搏斗中,酣畅淋漓地宣扬了劳动人民高尚内道德情操和他们的人青美、人性美。这是对电影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而成功地塑造了碧琪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美丽忠贞的形象。因而抒情也就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088.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7秒, 内存占用330.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