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荀慧生的“留香社”阵容硬整:小生金仲仁,小花脸马富禄,里子老生张春彦,二旦赵桐珊(芙蓉草)。这四位,都是“二路角”中的“带一把手”,人称“金、马、张、赵”,或誉为“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并非只能配戏,有时在前边主演一出,同样很具水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甘当绿叶,陪衬红花,不论演老戏或新戏,总是尽其所长,各显身手,即或面对主角,也自当仁不让。这在当时说,既难能也“犯忌”——“欺”了“角儿”戏,弄不好要砸饭碗。但是艺术精湛的荀先生,却欢迎他们敢于向自己“挑战”。就这样,舞台上互相咬着唱,精彩纷呈,真正是“一颗菜”。
现在,荀先生和“四大金刚”已经作古。忆此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于今天。我们希望戏曲舞台上出现更多的“尖子”——担当主角的“头路尖子”和“四大金刚”那样的“二路尖子”。同时,更希望在一台戏里,能够看到类似当年荀剧团演出的那种通力协作的盛况。遗憾的是,在中青年戏曲演员中,象“四大金刚”那样甘当绿叶的“二路尖子”较为少见;象荀先生那样不怕“夺戏”的头牌演员也并不多。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