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之死》乃田汉创作演出的优秀话剧,全剧通过名优刘振声及其养女、名旦刘凤仙,因受劣绅杨大爷的欺辱而招致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梨园艺人的不幸生活。
出身书香与名票之家的程之,少时即嗜爱京剧,熟谙音律,且在抗战时期的1944年,曾偕严俊、欧阳莎菲、屠光启、袁灵云等,在当时的巴黎大戏院(后来的淮海影院)演过该剧,在剧中扮演“丑角”兼琴师左宝奎,赢得赞评。事隔40年后的1984年,为纪念《名》剧诞生55周年,程之满怀激情地三易其稿,将该剧改编为同名上下集电视短片,把三幕戏“浓缩”为“一个晚上,一个剧场前后台发生的一件事”,同时将不可少的“第二幕”,处理成“刘振声的回忆”。这“回忆”,与整出戏紧联一气,从而保存了原作之基本结构。戏的开拍前后,他们参读《田汉全集》等资料,冒暑日夜琢磨,每晚仅睡五六小时,中午在原上海戏校片场,乐呵呵地吃着儿媳烹调、儿子送来的美味的“盖浇面”。饭后,他让大家去午休,然后喝一杯浓茶,又一头钻入闷热的“扮戏房”,专心琢磨下午与晚间的拍摄镜头了……
经过半年的辛苦拍摄,1985年春荧屏热播《名优之死》,赢得广大京剧迷与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前辈报人徐铸成称赞程之,不仅“唱腔一宗谭派老腔,还带了几分余(叔岩)味”;而且“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地演活了一位“忠于艺术”并嫉恶若仇地“拼老命与之(指诱骗并妄图霸占自己养女凤仙的杨大爷)战斗,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菊坛老艺人!此外,由于导演程之选角准确,京剧演员出身的影星王馥荔主演的刘凤仙,不但使台上彩扮的“苏三”与“穆桂英”,唱做俱佳,而且使台下的“凤仙”,亦演得善良虚荣而亲情眷眷,真实可信。另如于振寰的左宝奎,陈朝红的萧玉兰,江苏省话陈希的何景明,上影黄达亮、曹铎、张芝华分别饰演的杨大爷、小报记者与芸仙,亦均妙肖传神,为一时之选。余如京昆名丑刘异龙、金锡华、花脸齐英奇(齐淑芳之兄)、影剧前辈葛鑫、孙钧卿、关松安、徐希博等,均因程之的艺缘,主动来为《名》剧配戏或“打杂”,亦为该片添色许多。我因“秉性忠厚善良与一口京白”,应老友程之之邀,在剧中扮演名优的“跟包”,剃个光头,戏还不少……
流光如驶,弹指一挥,二十余年过去,程之、陈希、曹铎、于振寰诸友,均已先后仙逝,令人感慨系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