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戏曲有所谓应节戏,如元宵节演《元宵谜》,端阳节演《白蛇传》,七月七演《牛郎织女》,中秋节演《广寒宫》。春节,做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然有更多应节戏。它的特点是喜庆吉祥,有个大团圆的尾巴。这固然不排除有迷信色彩,以迎合一些市民观众求财望喜的庸俗心理;但一年之际在于春,春节春之首,在这万象更新、特别是难得的几天休息之时,谁都喜欢看些轻松愉快的戏。当时常演的有《龙凤呈祥》《红鬃烈马》《凤还巢》《玉堂春》带“团圆”等。有些戏,春节时还要改易剧名,使之吉祥,来渲染节日气氛。如《黄金台》作《黄金满台》,《摇钱树》作《摇钱宝树》,《鸿鸾禧》作《鸿鸾天禧》,《大回朝》作《得胜回朝》,《连升店》作《连升三级》。就是《御碑亭》也易名为《金榜乐、大团圆》。演武戏,则要选择不出现死人的剧目,这很难,所以只剩下《李家店比武》《两将军》《神亭岭》等少数几个戏了。可当年谭富英却有所突破,每逢正月初一,准演易名为《一战成功》的《定军山》,演夏侯渊的刘砚亭,这一天要领双工资,以报偿他大年初一在舞台上“死”过一回。
如今,时代前进了,每年春节,各剧团都演出新戏或优秀保留剧目,以健康的娱乐取代了旧时代封建迷信色彩较浓的演出。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lecms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