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剧报》第十八期上,雨明同志的《“起霸”的由来》,提到《中国剧之组织》里说“起霸”来源于《千金记》的“起霸”一出,并说《千金记》里后面有一出名“跌霸”,而雨明同志翻阅了《干金记》,并没有找到“起霸”和“跌霸”。应该肯定,雨明同志认为第四出和第四十一出就是“起霸”和“跌霸”,是完全正确的。
这两出戏的“起霸”和“跌霸”的名称,不知道最早是从何时开始的,但在清代乾隆以后印行的《缀白裘》中,就已经有了。“起霸”在第十二集卷二,“跌霸”在第三集卷一。
从这两出的内容看来,所谓“起”和“跌”。最初恐怕不是就戏中的一个表演身段来说的,而是指霸王项羽的兴起和失败而言。可能后来把“起霸”一出中“且把那盔甲披装”的表演就叫做“起霸”,而且推广到其他戏里的顶盔贯甲的表演了。不过,从现在舞台上看,已经不只是京剧里长靠武生的表演了,其他行当,如刀马旦、花脸、老生、小生、丑等,都有“起霸”;不扎靠的,如《芦花荡》的张飞(净)、《杀四门》的秦怀玉(武生)《虹霓关》的四老将(丑)等,也有“起霸”的演法,这多是着箭衣鸾带,故称“鸾带起霸”。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