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京剧的历史总共有二百多年,但它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说法,就是以梅兰芳所代表的京剧艺术,不管世界上是否承认三大艺术体系的存在,但在中国京剧历史上,以梅兰芳为代表的第三代划时代的艺术家,锐意创新赋予了京剧艺术新的生命力。梅派的表演又是以古朴典雅见长,这很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神韵,梅兰芳在把京剧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外国朋友一提起梅兰芳就想到中国的京剧,因此梅兰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京剧的代名词。
京剧的几个脉络:
初创时期:以程长庚、张二奎等人为代表。
发展时期:以谭鑫培、王瑶卿为代表,改革了前辈的艺术,形成了无生不谭,无旦不王的局面
鼎盛时期:以梅兰芳为代表,在继承前辈基础上,继续大胆改革,并涌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演员。
停滞时期:以抗日战争爆发为界限。因为战乱,许多戏曲名家谢绝舞台或远离故乡,因此戏曲舞台趋于停滞状态
恢复时期:抗日结束到解放前,许多艺术家重新登台,逐渐恢复了戏曲的繁荣。
辉煌时期:1949年到文革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艺人的地位提高了,戏曲舞台出现了新的繁荣,虽然禁演了一批剧目,但新文艺工作者大量创排新戏,改编旧戏,净化舞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轰动时期:文革期间传统戏处于停滞状态,在江青的主导下,排演了大批现代戏,并树立了八个样板戏,用传统戏的手法表现现代戏,使其从表演到声腔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成为现代戏的一个顶峰。可以说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样板戏的声音回荡,迫于政治压力,从民间到团体都在编演传唱着样板戏。
复苏时期:文革后到九十年代初期,老艺术家重新复出,恢复了许多传统剧目。丰富了戏曲舞台。
低谷时期:九十年代初期至今。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以及新潮的东西冲击着戏曲舞台,人们的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戏曲因为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逐渐被新潮的东西所取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