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谈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北京人看戏到精彩处,往往爱放声叫“好——!”这种习惯,由来己久,至少可溯至清乾隆年间。 当时北京城茶楼戏庄很多,昆弋乱弹齐奏。士大夫和市井细民各有所好,叫好的风气,最早大概是由“贩夫走卒”们欣赏乱弹而起。 吴太初《燕兰小谱》卷二,于“陈银官”条下加了个注:北

北京人看戏到精彩处,往往爱放声叫“好——!”这种习惯,由来己久,至少可溯至清乾隆年间。

当时北京城茶楼戏庄很多,昆弋乱弹齐奏。士大夫和市井细民各有所好,叫好的风气,最早大概是由“贩夫走卒”们欣赏乱弹而起。

吴太初《燕兰小谱》卷二,于“陈银官”条下加了个注:北人观剧,凡惬意处,高声叫好。比非我辈所能。这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事。陈银官是当年名噪京师的梆子花旦魏长生的高足。北京人这种喝彩的习惯,代代沿传,直到今天。

喝彩,表现了观众得到美感享受时的某种满足,表现了观众对演员的出色的艺术劳动的感谢。有时,演员尚未出台,彩声即起,那是表现对自己所崇拜的演员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但是,喝彩有时也能使演员陷入一种盲目性。经验丰富的演员会“抓彩”。每到节骨眼上,倍加卖力,甚至不惜“洒狗血”;其他地方则轻描淡写,以致破坏了整体的美。

艺术家应当争取每一场每一处都给观众贡献高质量的艺术成品,同时也要始终清醒地对待观众的叫好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594.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55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