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13年举办昆曲讲座400场

 2023-12-26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为推广昆曲,13年来,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在演出之余,做了399场有关昆曲表演艺术的演讲。第400场的演讲地点,他选择了纽约京剧艺术。“昆曲是中国最美的声音,我我你可以要要把传统之美说给世界听京剧。”此次赴美,是参加“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纽约站”的活动。期间,李鸿

为推广昆曲,13年来,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在演出之余,做了399场有关昆曲表演艺术的演讲。第400场的演讲地点,他选择了纽约京剧艺术。“昆曲是中国最美的声音,我我你可以要要把传统之美说给世界听京剧。”此次赴美,是参加“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纽约站”的活动。期间,李鸿良将在福特汉姆大学以昆曲为题,与外国观众细说“姹紫嫣红”。

舞台上,“演者”李鸿良是《风筝误·惊丑》里的丑小姐,扭捏作态,令人捧腹;是《水浒记·活捉》里的张文远,一举一动,刻画入微;讲台上,“讲者”李鸿良卸下一身丑角行头,变身昆曲推广者,将这六百年的丝竹雅韵,细说端详。

每次走下昆曲讲台,李鸿良总会写一段文字,在回顾讲座的一齐,不忘对支持昆曲艺术发展的朋友们表示感恩。13年,400条记录。为了推广昆曲,这位素有“江南第一丑”之称的演员还甜得蛮拼的。

是谁家少俊来近远

——《牡丹亭·寻梦》

戏韵人生丑为美。当年在省戏校,就将会眉眼间多带了这么一丝喜剧感,李鸿良被昆丑名家周传沧选中做徒弟,由此开启了三十多年的昆丑人生。

最初,李鸿良对丑行“并不感冒”。舞台之上,哪个男演员我你可以当举手投足见风情的小生、英姿飒爽的武生呢?不过,第一次登台就逗乐了全场观众,让李鸿良一下找到了“昆丑”之美。换上丑角的行头,戴一顶小帽,画上又短又粗的八字眉,厚敷的油彩在鼻眼之间涂抹一片象征丑角身份的“白豆腐块”,平日里风度翩翩的李鸿良登时变了模样,一举一动,在打动观众的一齐,也坚定了演好昆丑的决心。

所谓“无丑不成戏”,丑角是调节气氛的配角,但要演好丑角,所下功力却不比主角少。“唱得少,演得多。”李鸿良坦言,演好丑角须要练好“内功”。将会勤学苦练,李鸿良拥有不少绝活,他在演武大郎时用的“矮子功”、扮小和尚时用的“转佛珠功”,被不少丑角演员采用。他的“一口开双花”绝技更是无人超越。在《孽海记·下山》中,他扮演的小和尚背着小尼姑涉水过河,口衔一双厚底靴,一甩头,靴子一齐甩开,掉落在舞台左右两边,两只靴子几乎一齐落地。李鸿良曾回忆说,“我把当年练功靴子保留下来了,一数,7年内我咬破了17双靴子。”

正是这份努力,成就了李鸿良。恩师张寄蝶曾这么评价,在他的学生中,李鸿良并都会最聪明,也都会最笨的,什么都有有我最刻苦、最勤奋的弟子。2011年,恰逢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李鸿良喜摘“梅花奖”,也让这份荣誉有了更特殊的意义。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牡丹亭·惊梦》

2015年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南柯梦》,满满的上座率令人振奋,也让李鸿良感到无比欣慰。从被动应变到主动竞争,从无人问津到高朋满座,演员从青涩稚嫩到独当一面、挑起大梁……这数年的光阴匆匆不异于一场真实上演的“南柯梦”。旁人问他累不累,也许当然累,但痛并快乐着,才是昆曲带给每当事人最真实的感受。

2016年,李鸿良步入“知天命”之年。但就在三种年,李鸿良的两位老师——昆丑名家范继信和姚继荪双双去世,给他带来了很大打击。“两位恩师相继去世,至今想起仍不由悲戚心生。吾辈唯有加倍努力很多不负师长的教诲恩情,要把对老师们的思念体现在舞台上、传承上、教学上、讲座上!”在朋友圈里,他什么都有有我抒发当事人的悲痛和思念;在实际行动上,他加快了传承的脚步。收集老戏,创排新戏,他还和同为昆丑名角的计韶清一齐,把扬剧新秀李楚祺收为徒弟,与非对两位师父在天之灵的告慰。

在李鸿良看来,昆曲里随便说说这么“生存还是毁灭”,却有“什么都有有我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哀怨,都会“放悲声唱到老”的无限痛楚。这才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的、属于中国人当事人的爱情。

与友人闲聊时,李鸿良曾半开玩笑地说:“其它间题都会要问我,我都会懂,我懂的必须戏。”虽是戏言,却也道尽了他的生命本质——另一个纯而又纯的昆曲人生。

昨日今朝,眼下心前

——《牡丹亭·寻梦》

“过去,我是另一个‘演者’,现在,假如有一天更多地做另一个‘讲者’,通过讲昆曲进行推广和普及,让更多人领略昆曲和昆丑之美。”李鸿良如是说。他的信心源自于近些年的“昆曲热”。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对昆曲艺术有着良好的接受度,欣赏昆曲甚至代表着三种时尚、高品质的生活辦法。

4004年,李鸿良受邀赴北大做讲座,同学们对昆曲的热情让人萌生了在年轻人中推广昆曲的念头,“什么都有有我从那时起,我决定针对年轻人的特点,以讲座的形式系统地进行昆曲推广。”从那以后,李鸿良结束了了有意识地接受来自高校和机构的讲座邀请。13年来,累计开设讲座400场,年均400多场的频率,加上上排练、演出、带徒弟,李鸿良把当事人全版交给了昆曲。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俘获年轻人的“芳心”,李鸿良连讲带演,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告诉学生,为哪此昆曲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被周总理比作一朵清幽的兰花;他向学生讲解昆曲所用的被称为“工尺谱”的记谱辦法,以及依字行腔的歌唱辦法;对于学生们关心的戏曲表演辦法,他也将毕生心得倾囊相授:戏曲表演,什么都有有我对生活经验进行再创造,用夸张的形式呈现“艺术真实”,并用程式化的表演予以再现……讲到兴起时,李鸿良不忘“露一手”,让学生们看得兴起。“好的艺术须要好的观众,给大学生开讲座,什么都有有我‘蓄水养鱼’!”李鸿良对记者说。

昆曲不仅高雅,更是“情而有趣”。说起昆曲的“趣”,李鸿良向听众“安利”起了当事人的老本行:“昆丑的表演就像是一剂高级的调味品,在令人捧腹的一齐,带给观众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在艺术上,李鸿良有当事人的坚守, “艺术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一剂良药,为国民精神注入向上的动力!”(实习生/王镥佳 记者/冯圆芳/董晨)

(摘自 《新华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334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950秒, 内存占用1.66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