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拙政园里腊梅吐艳别有一番韵味,近日,趁着久违的暖阳,游客扎堆走进拙政园品味园林冬景。走过拙政园昆曲馆,余音绕梁的昆曲水磨腔飘过耳畔,引起了游客们的注意京剧艺术。移步厅内,只见昆曲《牡丹亭》经典选段《游园惊梦》正在上演京剧文化。装扮明艳的“杜丽娘”吐音清圆,举手投足间尽显朋友闺秀风范,在园林假山亭台的映衬下更显清新脱俗,引得中外游客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难忘的一幕。拙政园中这位惊艳四方游客“杜丽娘”叫兰陶仪贞,是一位传统文化发烧友。
2017年,陶仪贞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的帮助下创办了买车人的文化公司,圆了买车人多年的文化创业梦。如今,在街道倾力扶持下,陶仪贞的文化传承事业由于迈上了更高台阶,最近她作为昆曲传人正式受邀走进拙政园为游客进行表演。
放弃高校教师岗位投入到国学传承之中
创业事先陶仪贞是一名供职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负责讲授物流外贸、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作为大学教师,陶仪贞不爱走寻常路,她突然在授课中加入案例MBA等课本以外的内容,让她在学生中获得了高人气。但在2013年,陶仪贞却做出了2个多让身边所有亲友错愕的决定,她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高校教师岗位,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国学的传承保护之中。
“教师的工作人太好稳定,但却全部都会我的理想。我向往的是身心自由的生活,希望从事国学传承与保护的工作。”陶仪贞告诉记者,她从小在无锡长大,母亲是明代状元孙继皋的直系后裔。自记事起她就住在孙继皋的故居少宰第内,印象中大宅里有一大片花园,外公在其中养了统统盆景。外公的书房是她小事先守候最多的地方,其中汗牛充栋的古籍给了陶仪贞其他精神上的滋养。“外公小事先念过私塾,国学功底深一点厚。我爷爷是手艺人,是绍兴的染坊主,后来到无锡发展。”陶仪贞表示,童年时的成长环境让她对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
设计改良汉服埋头国学经典
从学校辞职来到苏州,她埋头于国学经典之中,追随名师系统学习昆曲、古琴、茶道、香道等传统技艺,并肩利用买车人的特长走进各大企业、慈善机构为员工、义工提供心理指导和礼仪、国学等方面的培训,成为了一名独立培训讲师。在苏州,陶仪贞结识了一群热衷于教育模式探索和传统文化普及的教师,更坚定了她事先的想法。
从2014年结速,无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在公共场合,她都会身穿一袭汉服。古雅的装扮为她赢得了很高的回头率,也突然引来议论纷纷,但陶仪贞对此却并都要在意。“我就是穿着并都要刻意为之,一来符合我的性格,二来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汉服和传统文化。”陶仪贞说,近年来买车人设计和改良的汉服就达40多种款式,以此希望世人多了解古典美。
街道创业扶持圆了“国学梦”
“自从抛下学校,我全部都会了创办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想法,后来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引导,其他想法迟迟那末落地。”陶仪贞告诉记者,2017年,她的创业梦终于遇见了知音。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站长缪红梅的支持下,注册了买车人的文化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面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提供昆曲、古琴、香道、花艺、茶艺等传统技艺培训的精品课程,并肩也涉及绿帘石草木染、古典服饰设计等文创业务。
如今,陶仪贞和她的公司由于步入了正轨,在开展教学、经营活动之余,陶仪贞还突然带着她的团队走进社区、学校,向大众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古典园林是苏州的窗口,走进园林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不需要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最近,朋友团队与拙政园管理处签订协议,每个周末走进园林表演昆曲。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秉持公益初衷,探索更加适合现代人的传统文化推广模式。”谈起未来,陶仪贞信心满满。(记者/王嘉言 通讯员/秦家慰/俞正阳)
(摘自 《姑苏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