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辩“山”“扇” >>观众中来>>菊坛文萃>>玲珑戏曲艺术网「京剧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也辩“山”“扇” 内容提要:【原载于《戏剧电影报》:1982年1月10日第2期 总第54期】“山膀”是前辈艺人得源于“山鹰”展翅盘旋高空的形象,吸取过来,化于戏曲舞蹈程式之中而得名的。戏曲演员练功跑圆场时,如没有道具在手,双肩手肘腕必须拉成“山膀”形状、上身纹丝不动
也辩“山”“扇”
内容提要:【原载于《戏剧电影报》:1982年1月10日第2期 总第54期】“山膀”是前辈艺人得源于“山鹰”展翅盘旋高空的形象,吸取过来,化于戏曲舞蹈程式之中而得名的。戏曲演员练功跑圆场时,如没有道具在手,双肩手肘腕必须拉成“山膀”形状、上身纹丝不动、脚跟压住、快速前进,跑成圆圈形,让人一看,就如同“山鹰”展翅盘旋一般优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苏玉飞    摄影作者:    浏览量:3118    更新时间:2012-12-20

三十五期报载《“山”“扇”辨》文。对戏曲中的“山膀”一词作了一番分析推敲,最后结论说:“山膀”费解,还是应以“扇膀”为妥。这个结论有点想当然。

“山膀”是前辈艺人得源于“山鹰”展翅盘旋高空的形象,吸取过来,化于戏曲舞蹈程式之中而得名的。戏曲演员练功跑圆场时,如没有道具在手,双肩手肘腕必须拉成“山膀”形状、上身纹丝不动、脚跟压住、快速前进,跑成圆圈形,让人一看,就如同“山鹰”展翅盘旋一般优美。已故钱富川先生在富连成科班授课时,就是这样专门讲过“山膀”的起源变化。

四十年代,一位曾在徽班功架子花的蓝金成先生谈“山膀”时说:“山膀”必须有“山”字之形,鹰展翅之感。

现在京剧的“山膀”已进化到无“山”字形了,但“扇膀”仍是说不通的。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山、扇辨


  • 下一篇文章: 案头偶拾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057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33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