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磬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一个梨园世家。她本姓陈,名国贤。她的父亲名叫陈栋材,艺名七阵风,是著名的刀马旦。由于父亲过早地去世,家境困难,王玉磬从六岁起,开始了白天织席晚’上学戏的生涯。 王玉磬学的启蒙戏是《胡迪骂阎》,在这出戏里,她几乎学练了老声唱腔中的
时间:2023-12-26  |  阅读:8
刘翠霞(1911—1941)是早年天津人民最喜爱的评戏艺人。她在津演出近二十年,对艺术勇于革新,独创一派,成为评剧刘派的创始人。在旧社会,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演员,年仅三十周岁就劳瘁而死了。今值刘翠霞逝世四十周年,志文略述其生平,以资纪念。  刘翠霞,河北武清县傲咀人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京剧界有句老话:“本事再大,一个人唱不了八仙庆寿。”意思是说,演好一出戏要靠集体努力。如果把剧中主角比作一朵朵绚丽多姿的鲜花,那么配角演员就是一片片烘托万紫千红的绿叶。观众从来不会忽视“绿叶”的作用的。一九八一年夏天,天津市京剧团到北京演出,有位老配角演员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著名评剧演员小花玉兰,出身子梨园世家。幼年随母学戏,很小便登台演出,至今舞台生涯已四十春秋。 她原名陈佩华,小花玉兰是艺名。母亲花玉兰年轻时,以高亢激昂的“大口”落子见长。当时,观众中流传有“听李金顺的媚柔,听花玉兰的脆生”之说。花玉兰宗李(金顺)派,但她并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爱派的创始人爱莲君,在上世纪30年代是显赫一时的评剧名伶,她创造的俏丽、柔美清脆的爱派唱腔,曾经风靡津门,街头巷尾到处传唱。她还是第一个把评剧传播到国外的评剧演员,在天津评剧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幸的是她英年早逝,21周岁就被万恶的旧社
时间:2023-12-26  |  阅读:10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子,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不仅以其精湛的演唱艺术,为河北梆子剧种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更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戏剧界做出楷模,至今犹为世人所称道,历久不忘。 银达子本名王庆林,生于一八九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原籍天津市西郊大孙庄。他从十二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尚和玉(1873-1959),天津宝坻县人,他一生戏剧活动同天津有着密切联系。他9岁入玉田县九和春科班习艺,初学梆子武生兼小生,后改京剧武生。1860年后去北京习艺,拜京剧武生前辈俞菊笙为师,与杨小楼为师兄弟。早年曾同“天津派”武生李吉瑞、薛凤池长期合作,中年成名以后,
时间:2023-12-26  |  阅读:3
京剧的“四大名旦”名闻遐迩,家喻户晓,而评剧曾有过的“四大名旦”,就不大为人们所知了。评剧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立的剧种以来,到上世纪30年代,已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同时,评剧也涌现出
时间:2023-12-26  |  阅读:3
  在天津有梆子第一花旦之称的金宝环,姓季,学名彩霞,金宝环为艺名。她1924年出生于宝坻县黄庄,6岁那年随父举家迁徙天津,在东门里大街一住就是50多年。   宝环的父亲季金亭,是民国年间在京津冀鲁和东北三省颇有名气的梆子演员。宝环9岁开始练功、学戏,拜名演员李志
时间:2023-12-26  |  阅读:25
  在天津近百年史上曾有“四大买办”“三大票房”一说。   那时,天津居住着不少喜爱京剧的遗老遗少和达官贵人,出现不少对京剧艺术颇有造诣的票友,组成了不少票房。票友指爱好京剧者,票房指票友日常聚会唱戏的场所。   天津最早的票房,是由盐商富户组织的雅韵国风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6721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