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四大名旦”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京剧的“四大名旦”名闻遐迩,家喻户晓,而评剧曾有过的“四大名旦”,就不大为人们所知了。评剧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立的剧种以来,到上世纪30年代,已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同时,评剧也涌现出

京剧的“四大名旦”名闻遐迩,家喻户晓,而评剧曾有过的“四大名旦”,就不大为人们所知了。评剧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立的剧种以来,到上世纪30年代,已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同时,评剧也涌现出了第一代女演员,她们以各自不同的流派,演出了许多新剧目,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的代表人物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和爱莲君,曾被称为“四大名旦”。

李金顺是天津郊区人,她从小喜欢演唱,练出了一副好嗓子。13岁时被“典”给一个艺人家庭,先学大鼓,后学评剧。十几岁在天津成名后到东北发展,是奉天落子的代表人物。她高亢、粗犷和宽亮的大口落子风格,已传承了几代评剧演员。她也是评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李金顺1952年去世,享年56岁。

刘翠霞是天津武清人,曾与李金顺合作过,给李金顺演“倒二”。在李金顺去东北后,她在天津独立挑班,渐而唱红。1933年,她应邀来北京广德楼、吉祥戏院演出,大获成功。她以唱功见长,演唱风格刚柔相济,声情并茂,观众听来十分过瘾。她的人品和艺德都为人们所称道。她1941年去世,年仅30岁,出殡时,天津许多民众自发前来送葬。

白玉霜姓李名桂珍。她7岁学艺,14岁登台,起艺名白玉霜。白玉霜身材高挑,扮相俏丽,以特有的低回委婉、悠长宽亮的唱腔,创立了“白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就红遍京津,被誉为“评剧皇后”。1935年,白玉霜带班到上海演出,结识了著名戏剧家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使她的艺术生涯达到了鼎盛时期。欧阳予倩为她编写了《潘金莲》,洪深不仅为她编写了《阎婆惜》,而且还为她拍摄了评剧的第一部电影《海棠红》。也就是在上海,白玉霜为适应南方观众的欣赏习惯,将剧中道白由唐山土话,改为北京普通话。并将“蹦蹦戏”这一称谓,改为“评剧”。她的这些大胆变革,对评剧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转折作用。1942年7月,白玉霜因患癌症,在演出名叫《死后明白》的戏时死于台上,年仅36岁。

爱莲君也是天津人,其身世不详。她从小被卖给一个开妓院的人家,命运十分悲惨。她16岁即唱红,17岁南下与白玉霜、钰灵芝合作,红遍上海滩。爱莲君是第一个出国演出的评剧演员。1935年,她曾应邀到日本大阪演出,并灌制了不少唱片。可惜,她没红火几年,受尽了摧残,1939年病逝时,还不到20岁。

关于评剧的“四大名旦”,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也有把筱桂花、喜彩莲等列入四大名旦的。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霞和爱莲君所创立的评剧四大流派,是公认的。198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长虹公园,为这4位评剧艺术家建立了“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纪念碑”,由曹禺先生题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427.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169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