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近百年史上曾有“四大买办”“三大票房”一说。
那时,天津居住着不少喜爱京剧的遗老遗少和达官贵人,出现不少对京剧艺术颇有造诣的票友,组成了不少票房。票友指爱好京剧者,票房指票友日常聚会唱戏的场所。
天津最早的票房,是由盐商富户组织的雅韵国风社。至上世纪30年代形成了由开滦国剧社、天津官绅合组的群贤留韵社,以及宁波商帮为主的永兴国剧社,即叶庸方主办的永兴票房。这三大票房形成鼎足之势。永兴票房的票友,主要是德商禅臣洋行和西门子公司、美商美谷绅洋行中的宁波籍职员。具体负责人是永兴洋行的两位账房先生严逸文和吴渭滨。男票友主要有杨乐彭、夏铁夫、陈鹏程等,女票友则有陈湘君、杨维娜、俞媚声等。这些宁波老乡不都会唱京剧,到票房来主要是喝茶、谈天、下棋、打牌。但叶庸方不但自己要学会京剧,还要让乡友们都会唱京剧。为此在今长春道(原法租界24号路)嘉乐里租下一座三楼三底的洋房。把楼上三间全部打通,以一间房的面积装修一个尺多高的小舞台,其余二间安排了百多个座位的小剧场。同时聘请天华景老演员叶德风为教师,北京富连成的老演员孟小茹、李盛斌、肖盛瑞和昆曲演员王益友、王华甫等,和天津春和戏院的武行教师韩富信、代克鑫为大家说戏、练功。叶庸方则另请北京武生张荣奎住在家中为他说戏、练身段、打把子,琴师刘大宝每天给他吊嗓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票友们可以演出三十几个大小剧目。叶庸方则学会了《南阳关》、《武昭关》、《战太平》、《下河东》等四出唱做繁重的文武老生戏。名角童芷苓等也常到永兴国剧社参加彩排,成为天津一个很有影响的大票房。
永兴票房能彩排演出后,每星期六晚举行一场彩排公开演出,并收一角钱的入场费。永兴票房每年还为一些慈善团体在春和大戏院(解放后改名工人剧场)义演。每次演出以武戏压轴,如《殷家堡》(名票钟启英演黄天霸)、《八大锤》(名票吴六如演陆文龙)。以上剧目中的花脸角色殷洪、金兀术都由姚惜云扮演,叶庸方亲自担任舞台总调度,安排得认真、细致,演出博得观众好评。
叶庸方通过永兴票房,广泛结交津、京、沪三地的著名演员。他和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李桂芳、恩晓、孟小冬、周信芳等都是好朋友。这些名角来到天津,不论是营业演出、义务演出或参加堂会,都必先到叶府专程拜会叶庸方。叶更是热情接待,且家中备有客房数间,并有中西厨师,美酒佳果盛宴招待。同乡周信芳到津更是亲切,必相聚两三日才离去。
叶庸方对京剧的最大贡献,是他撮合了四大名旦共同录制《四五花洞》唱片,和请杨小楼、梅兰芳联合录制了全本《霸王别姬》。这两张京剧唱片成为老唱片的绝佳之作,至今流传,成为收藏家的无价珍品。
当时四大名旦虽有师兄弟之情,但已各立门户,都是各大戏班的挑梁台柱。除有特殊重大义演或权势显赫大户的堂会,是很难把四大名旦凑在一起的。但叶庸方以其和梨园界的交情和财力,硬是把四大名旦聚在一起,且同演一出戏。这是很难协调的事,经叶庸方的周密安排,和许以丰厚的酬金,四大名旦慨然同意合作。而叶庸方自己在《四五花洞》扮演穿红袍的丑县官吴大炮,只有一句四个字的叫板“你是个啊”!叶庸方的这一小配角,更使四大名旦人情难辞。
梅兰芳和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唱片录制也非常成功。这两张唱片的发行,也使长城公司赚了一大笔钱。
叶庸方(1903-1944)自幼随其父、原天津兴隆洋行大买办叶星海在津定居。中学就读于天津著名的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继任其父法商永兴洋行买办之位。他只是挂名,一切皆由严逸文操持。这期间他投资于同乡报人王镂冰创办的《天津商报》,又出版文艺、戏剧、电影为主要内容的《商报画刊》。在上海和张啸林合资创立长城唱片公司,并在天津创立永兴国剧社。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