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芯片的体积其实很小,但是其容纳的电子器件和电路却十分多。你知道吗,一个小小的芯片内有着上百亿的晶体管。
去年四月份,随着5nm工艺进入规模量产阶段,台积电也在第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首次披露3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250MTr/mm2的密度可为前无古人。作为对比,采用台积电7nm EUV工艺的麒麟990 5G的芯片尺寸113.31mm2,晶体管密度103亿,平均晶体管密度符合此前公布的96.5MTr/mm2,是第一代7nm工艺的3.6倍。与第一代7nm工艺相比,台积电5nm性能提升15%、能耗提升30%,而3nm较5nm性能提升7%、能耗提升15%。
近日更是有消息称IBM全球首发2nm芯片的概念制程,可达到3.33亿晶体管/mm?。IBM预计,2nm制程技术或能实现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约500亿晶体管;据国外科技媒体AnandTech报道,IBM 2nm制程或能在每平方毫米芯片上集成3.33亿个晶体管。相比之下,台积电5nm制程每平方毫米约有1.71亿个晶体管,三星5nm制程每平方毫米约有1.27亿个晶体管。
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每一个晶体管可以存储一位信息,当然,晶体管越多,存储容量就越大。 对于CPU或者其他电路,不一定是晶体管越多越好,而是依据电路功能的需要。例如CPU,因为它具有多种强大的功能,因此就必须要很多晶体管才能实现。
说到晶体管的数目,就不得不提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的理论,并非自然理论。但根据过去40年的CPU发展史来看,这个理论接近精准。
简单的说cpu就像是一个大的存放开关的工厂,每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开关,关的时候表示0,开的时候表示1,晶体管越多,开关也越多,在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时候走的线路也就越多。这就像是你以前学初中物理时的并联电路,之路越多流通的线路也越多。
由此可见,晶体管越多,其同时处理的数据也就越多,相应的机器也就会越快。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