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轶事——揭秘王瑶卿与王幼卿不合内幕

 2023-12-26  阅读 31  评论 0

摘要:民国初年的北京,坤角(女演员)兴起,出了刘喜奎、崔灵芝这些人才,一时轰动九城,甚至号称“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也自叹弗如。继之又有金少梅、琴雪芳、碧云霞等人,也都名噪京华,大有压倒群雄之势。王瑶卿有鉴于此,唯恐“男旦”的饭被“女旦”夺去,曾定下规矩不收女徒。

民国初年的北京,坤角(女演员)兴起,出了刘喜奎、崔灵芝这些人才,一时轰动九城,甚至号称“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也自叹弗如。继之又有金少梅、琴雪芳、碧云霞等人,也都名噪京华,大有压倒群雄之势。王瑶卿有鉴于此,唯恐“男旦”的饭被“女旦”夺去,曾定下规矩不收女徒。但是后来为什么他又大开方便之门,造成王门女徒特别多呢?其中自有原因,听我慢慢道来:

王瑶卿伯道无儿,乃弟凤卿之子幼卿过继给他。当时王老一心培养幼卿成名,以便继承他的衣钵。王幼卿初学老生,后改旦角,第一次唱旦角戏演《四郎探母》,王门桃李都去看了。散戏后少不得要向老师去汇报情况。尚小云首先去报喜,说幼卿真不错,人人都说好。后来程砚秋来了,王瑶卿问他,“老四,你看三片(指幼卿)怎么样?”程砚秋很爽快的回答说:“台风不够”。过了几天王幼卿又再度演出,王瑶卿亲自去看了,回到家中他对大家说:“敢情只有程老四说的是实话,刚出台唱戏的人,台风最要紧,一看就注定是唱主角的还是唱配角的,我看幼卿将来最多挂个二牌。”

民国十一年(1922),王瑶卿应聘去沪,在上海共舞台演出,为了提携幼卿自己退居三牌,由王幼卿和言菊朋轮流演唱大轴。那时言菊朋下海不久,戏不很多,演《万里缘》(即《苏武牧羊》)还是现学现唱,王幼卿呢?果不出王所料,压不住台。后来还是老将出马,王瑶卿拿出看家本领,演出了他的杰作《探亲家》、《棋盘山》、《十三妹》。一出穿旗装念京白的《探亲家》,原是一出小戏,不用胡琴只唱“银纽丝”。不料戏小名气大,竟然接连客满欲罢不能,王瑶卿倒觉得老唱下去不合适,要改戏码,让言菊朋和王幼卿唱对儿戏,谁知戏院老板黄金荣亲自向王要求:“王老板!辛苦,辛苦,再唱三天《探亲家》吧!”王瑶卿心中好笑,这是一出歇工戏,戏院老板竟然左辛苦,右辛苦的,弄得他只好唱下去了。

唱戏的吃戏醋,亲如父子也难例外。王瑶卿红了,王幼卿黑了,他当然啧有烦言。当合约期满搭乘新铭轮船回京的那天,由于船票难买,只有两张大菜间票(当时最高级舱位)。上船前,上海票界有人请王瑶卿在“陶乐春”饭庄吃饭,言菊朋和王幼卿上了船,一看只有两个大菜间舱位,他们原是主角,也就当仁不让捷足先得了。俟王瑶卿饭后一批人把他送到船上时,王幼卿已关门睡觉,他只好睡在“官舱”(二等)里面。这件事惹得他万分恼火,不仅认为幼卿不尽孝道,自己在大批送客友人面前也感觉难堪,于是回到北京之后,立誓与幼卿断绝父子关系,决心广收门徒,培养更多的人才,“不收女徒”的规定也随之而被打破了。

王幼卿后来果不出王的所料,一度与余叔岩、马连良为配,成了个三牌旦角,晚年颇不得志,南来沪上寄居梅家,以教戏终其一生,梅葆玖是他的学生。

王瑶卿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liyuan/210022.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1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6210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