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价的商品很多,但问题在于物流和人力成本太高了,所以具体只能因地而异。
比如近几年经常有很多蔬菜水果烂在地里运不出去,而另一边价格居高不下,这就是物流成本高所导致。这些东西需要保鲜、需要占仓库或者占辆车,如果不是非常低的成本和自家车辆,外加距离不太远,不然这差价还真不好赚。
八九十年代,广东得益于外贸优势有很多内地没有的东西,包括后来电子产品盛行的初期,那个年头去广东旅游带一台VCD回北方卖,都能把旅游经费给赚回来。但现在网络发达、价格透明,但凡网店有的东西,差价都不好做。
异地之间当倒爷,恐怕也就水产的安全系数高点,找那些小渔船,建立一个长期伙伴关系,拿到第一手货源是很容易的。比如春天是梭鱼渔汛期,近海俩小时就能捞几吨回来,他们给市场供应是4块钱一斤,市场卖7-10块不等。
有人说海鲜容易死,这没错。但这是能够观察并且有解决方案的。比如我们这里很喜欢吃炸货,那么海鲜眼看活不久了,直接炸了卖,或者低价给炸货店。再或者奄奄一息之前速冻销售,化冻以后卖依然是新鲜的,无非价格比活的低一些罢了。但这类东西不像水果蔬菜容易坏且无法挽回。
海边拿海鲜最便宜的地方是偏远县城的渔民手里,城市码头的东西还是有点贵的。比如海蛎子(生蚝),县城码头1块到1块5一斤,城里就得2块到2块5一斤。市场上卖小的十块三斤,中号十块两斤,大号十块一斤。具体利润只有试过才知道。
水果比较暴利吧现在,东买西卖。 一些地方是对某些水果缺乏的。但是自己要懂 不然耗损很严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