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12月8日晚,天津的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但天津人民体育馆内却热气扑面,馆内2000多个座位无一空席,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出期待而快乐的神情,舞台四周被社会各界赠送的鲜花所围绕……
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即将在这里进行。
22时,88岁的马三立在众人的簇拥下,精神抖擞、不紧不慢地走进体育馆。
馆内顿时掌声如雷,许多观众站起来表示祝贺,马三立不时向大家挥手致意。
“我叫马三立……”和每次演出一样,马三立依然是一身中山装,瘦削的他一走上台就不断向观众作揖。
“今天是我从艺80周年,来这么多人,我真是受宠若惊,有点小题大作了。”场上马上笑声一片,马三立平易地和观众交流起来:“你们看我值吗?”观众异口同声:“值”。“台上摆了这么多鲜花,真香啊,省得往后给我买花圈了。”场内回应的依然是观众的笑声……笑声中却有了一丝的不安和不舍。
就在一年前,马三立被诊断出患上了膀胱癌。八十多岁的老人决心忍着病痛给热爱他的人们再送去一些快乐和欢笑,于是,就有了这精心安排、全力以赴的告别演出。
1914年,马三立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以说评书为生,父亲马德禄是当时著名的相声演员,母亲爱唱京韵大鼓。
因为当时的说唱艺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下九流,所以父母一定要送马三立去读书,希望他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于是马三立进了当时天津的一所著名学校——汇文中学。在学校里,少年时代的马三立就展露出他幽默诙谐的语言天赋。
然而,世道艰难,马家很快就供不起马三立读书了,不得已,马三立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跟随父亲学起了相声。
由于父亲很忙,同样说相声的哥哥就成了马三立的老师。偏偏哥哥是个火爆脾气,规矩严、标准高,马三立稍有差错,非打即骂。
有一次,马三立被哥哥打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他心灰意冷,正好看到警察局招人,就跑过去要当警察,并且顺利通过了文化考试。可是到了最后体检面试的时候,考官们看着马三立,嫌他细胳膊细腿太瘦。马三立一看事情要黄,就赶紧拿出说相声的本事,把好话说了一箩筐,没想到这一说,倒把考官们逗得前仰后合,说瞧你那让人一看就发笑的脸,再加上说什么都好笑的嘴皮子,你呀,别当警察了,还是说相声去吧。
警察没当成,马三立只好又回到哥哥身边,在哥哥的严厉管教下,苦练起相声基本功。他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非学不可,非会不可,非精不可,非把大伙逗乐不可。以后他又拜当时著名的相声演员周德山为师,逐渐形成了善抖“包袱”的独特相声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艺术不再像旧社会时那样,仅仅被看作“地摊上的玩意儿”,马三立也从一个相声艺人成为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
《买猴儿》是马三立说过的著名相声段子。讲的是国营商场一位粗心的文书马大哈把购买猴牌儿肥皂50箱的采购通知,写成了买猴儿50只交给采购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笑话。马三立的表演维妙维肖,以至于“马大哈”进入了人们的日常词语,马三立还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表演了这段相声,并受到他们的称赞。
但是后来,《买猴儿》的作者何迟被打成右派,说过右派作者相声的马三立自然也就成了右派了。
即使被下放到了农村,马三立依然用他的机智幽默给贫困的人们带来快乐。那时候生产队开会人总到不齐,但是如果队长在喇叭里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立马人就到齐了。
1978年,何迟、马三立终于先后平反。那年深秋在天津黄河戏院,当报幕员报出马三立的名字时,暴风雨般的掌声竟然持续了好几分钟。马三立强按住激动的心情,走上舞台,面对这些可亲可敬的观众,他落泪了。
整整十九年的“右派”生涯,生活也给他抖了个大“包袱”……
八十载演艺生涯,风雨沧桑。在2001年12月8日最后的演出中,马三立由于身体缘故,只是在台上跟大家告别,而没有再说一次“逗你玩”。
告别演出之后,马三立就住进了医院。从此,“逗你玩儿”连同笑声交由记忆尘封。灰色的制服、瘦削的身影也将与“马派相声”一同被观众珍藏于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角落。
2003年2月11日6时45分,人民热爱的艺术家马三立,走完了他九十年的人生旅程。
有人说,从此,天堂里多了一些笑声。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lecms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