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奇中见功力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对白凌在《上海屋檐下》中扮演的赵师母,如果用“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真像”等等词句来描述她的表演,似乎都不够贴切,因为她使你忘记是“表演”,而简直就是在三十年代上海弄堂里“生活”。 是不是演员与角色太相近呢?不是。这位负责剧院党的工作的老大姐,与赵师

对白凌在《上海屋檐下》中扮演的赵师母,如果用“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真像”等等词句来描述她的表演,似乎都不够贴切,因为她使你忘记是“表演”,而简直就是在三十年代上海弄堂里“生活”。

白凌是不是演员与角色太相近呢?不是。这位负责剧院党的工作的老大姐,与赵师母毫无相似之处。她在舞台上除服装和发型以外,并没用更多的造型手段,一眼望去仍是白凌;可是随着戏的进展,跳动在白凌身上的,却是赵师母的灵魂,真是“我中有她,她中有我”,难解难分。

白凌生长在江南,父兄都从事教育工作,她很熟悉教师人家清贫的里弄生活。
这位在延安成长起来的老演员,半生来扮演了几十个角色。四十年前她在延安青年艺术剧院以演出《上海屋檐下》而初露头角;今天,又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演此剧。

白凌说:“我演这个角色,研究别人比研究自己多。”她用赵师母的眼光,去衡量研究每个人,从而产生赵师母对每个人的不同看法,并用赵师母的特有方式表现出来。从人物关系上去着手创造这个人物。赵师母在戏中的行动,除去忙家务,就是和邻居打交道。白凌历数了对邻居的不同看法:讲到同情处,不自颦眉蹙容,忧心如焚;说得厌恶时,撇嘴嗤鼻,如蝇在喉。虽是闲谈,却象赵师母已在白凌身上生了根、“附了体”,不招自来,油然而生。她演的赵师母,不以“化形”为特征,而以“化神”为其独到之处,从而产生形随神移的效果。

白凌在这个戏里,还有另一特点,概括来说:自由中有规范,规范里求自由。这就是说:她在剧本规定的范围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力争开拓创造的自由天地,产生自己的艺术处理。这种演法,演员更要有真听、真看、真想、真感受的功夫。白凌形容她在台上“全身细胞都在规定情境中生活,稍一走神就‘脱钩’”。难怪她的表演与同台演员搭配得那样和谐顺畅,丝丝入扣,于无奇中见功力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31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0秒, 内存占用326.7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