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民族舞剧《剑》,我不时为曲折动人的情节、如雕似画的舞姿、细腻深刻的表演所感动;但更打动我心弦的是经过十年风霜仍葆青春活力的舞蹈家赵青。
赵青10岁学芭蕾。她立下了为民族舞剧奋斗终生的壮志。1957年在我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中塑造了三圣母的形象,以后又主演《八女颂》《小刀会》等舞剧,并拜著名京剧花旦筱翠花为师。
作为舞蹈演员,她的素质并不优厚:胯不开,骨质硬;别人花三天的功,她要练五天。节假日她也不离开练功厅。为了练耐力,她每天坚持长跑,就是十年浩劫中她仍然坚持不懈。别人叫她“赵疯子”。她说:“当初我要没有那股疯劲,今天就不会再上舞台了。”1973年她已37岁了,却到体操队和孩子们一起练功,腿上绑着沙袋,一个空翻常常连练上百次。
谈到《剑》,赵青说:我的心愿就是要创新,要破陈规,破框框,这也是父亲希望我做到的。
赵丹生前一直关心这个戏。他叮嘱女儿不要因为探望自己而误了排戏,并鼓励她注意刻划人物,要“象说话一样地跳舞”。她在《剑》中吸收了芭蕾舞的托举、快速旋转和民族舞中少见的双人舞,成功地刻划了人物。她认为舞剧是造型艺术,应该是诗、是歌、是画、是文学、是音乐、是雕塑,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年是赵青舞蹈生活30周年,她准备举行独舞双人舞晚会;立志再创作一个古典舞剧后告别舞台,专门从事舞剧编导工作。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