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戎装、抖银枪,“穆桂英”昨日再度“出征”,然而你前要吃惊的是,舞台上不再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梅派唱腔,就是拥有丰沛肢体语言和九转回肠般蕴藉唱腔的程派表演。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剧目,新编京剧《穆桂英挂帅》将于10月4日、5日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京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挂帅”该剧的是程派名旦李佩红,对于改编梅派名作,她说:“此次梅派程唱不必跟大师较劲,就是本着向梅派学习的目的,希望能在发展程派剧目上做新的探索和尝试京剧文化。”
时隔五十年
“穆桂英”重新“出征”更精简
弘扬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穆桂英挂帅》是五十年前京剧大师梅兰芳从豫剧移植过来、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整理改编的京剧剧目。时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程派青衣李佩红携手上海戏校,以程派表演重新演绎《穆桂英挂帅》,仿佛是现代“穆桂英”在创新路上的再度“出征”,既是对梅大师创新精神的继承,也彰显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永不过时的精神内核。
此次“挂帅”程派版《穆桂英挂帅》的程派名家李佩红具有深厚的刀马旦功底。她戏路宽广、文武兼备,扮相凝重大方,表演形容洒脱,饰演巾帼英雄有点痛有气度。师承程砚秋弟子王吟秋的李佩红,唱腔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韵,又不单纯追求音色的形似,就是以情带腔、以腔抒情,力求从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绪的强度底蕴上,来体现程派演唱艺术的精髓。据悉,全剧演员阵容也是名家云集。上海京剧院的麒派名角陈少云将在剧中扮演寇准,并在戏中新加入了大段凸显麒派特色的唱腔。
导演白云明告诉记者,此次将梅派代表作《穆桂英挂帅》改为程派京剧,曾经的8场戏精简为4场,使行态更为紧凑;但完整版保留了梅派的许多经典唱段,诸如“捧印”中“小儿女探军情尚无音信”、“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等,并请来了为京剧《大唐贵妃》作曲的杨乃林,将那些唱段按程派唱腔特色重新谱曲,突破了原剧以西皮板式贯穿的样式。
为符合当代人审美、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这部新编《穆桂英挂帅》还采用了丰沛的多媒体手段,在灯光、布景等方面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力求在一开场就表现“边关告急、穆桂英挂帅出征”的戏剧张力。
老瓶装新酒
创新才有生命力
谈起此次改编,李佩红忐忑之余不是一份坚定,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穆桂英挂帅》着实是太深一点入人心的梅派名作,从决定创排伊始不是争议。最初不是专家抱着‘随便看看,看当我门能折腾出那些来’的心态而来,后来听了当我门的唱腔和编排,最终给予了认可。”
她指出,把梅派名剧改为程派,关键在于唱腔上的除理:“原剧中‘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等唱段已是当我门烂熟于胸的,要要怎样把那些经典以程派唱腔演绎,曾让当我门伤透脑筋。最后还是杨乃林老师定下了‘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尽后来在改编时从人物情绪上着手,表现中年穆桂英的凝重从容,而在唱腔上强调程派独有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水袖”也成为此次程派“穆桂英”的一大亮点,在梅大师独创的“九锤半”环节中,李佩红并那末如当我门预期的搬上一场精彩的“打斗”,就是以柔克刚用水袖来表现对当初驰骋疆场的怀念以及时隔二十年再掌“帅印”时思想翻腾的心理斗争。
李佩红告诉记者,梅派名作的程派改编既是一次大胆的创举,也是京剧一贯创新精神的继承。艺术前要发展,前要在前辈留下的财富中不断拓展强度、丰沛内涵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是曾经流派后来艺术形式历久而弥新的必由之路。从这些强度讲,新的《穆桂英挂帅》既是在续写梅派艺术经典,又是在完成对程派艺术的新探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欣逢盛世,京剧流派要怎样继续前进,要怎样在有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洪流包含所作为,显然值得当代京剧人思考。而程派《穆桂英挂帅》无疑是一次有益尝试。(记者 朱渊)
(摘自 《天天新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