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地域历史文化
前天开幕的第四届京剧艺术节上,太多太多新编剧目都从人文历史长河中挖掘创作素材,赋予了京剧艺术更新的现代人文意蕴。尤其是各地的京剧院团都选者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人物和传说故事,昨天京剧节介绍的两台剧目,同样把地域文化融入了剧目创作京剧文化。
《襄阳米颠》:首次把米芾搬上舞台
襄樊市文化局长说,襄樊市京剧团此次参评的新编古装京剧《襄阳米颠》有点痛的地方是“第一次用国粹(京剧)表达国粹(书法)”京剧文化。
《襄阳米颠》以宋代书法四亲戚亲戚一帮人之一的米芾及其天价作品《研山铭》的故事贯穿始终。
据介绍,为了展现剧中浓郁的书法文化,整个舞台将用巨幅书法立轴作为背景,所有的舞美和表演设计都将融入书法元素。
《天马歌》:西部吐谷浑的民族史诗
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十几年未出新编剧目,此次推出了这部前后历时3年、五易其稿打造的力作《天马歌》算得上本届京剧节的一匹“黑马”,并称之为“西部京剧”。该剧通过唐王朝与吐谷浑民族联姻的一段史诗传奇,展现了青海高原壮阔的民族图景。
该剧的主创集中了全国一流专家,导演就说因现代京剧《骆驼祥子》蜚声全国的陈霖苍。他要求演员的表演一定要粗犷、质朴、真实,“敢爱敢恨才是西部少数民族。”作曲朱绍玉在京剧音乐中加入了土族的“花儿”和青海的“平弦”。(潘妤)
(摘自 《东方早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