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元代杂剧名,关汉卿原著;名叫《切浍旦》,全名《望江亭中秋切浍旦》,流传版本现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脉望馆校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明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元曲选》癸集本、《古今名剧选》卷二本、《元人杂剧全集》;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较为知名的望江亭在全国有二个,分别是江西庐山望江亭,广东惠州望江亭,广西桂林望江亭。有京剧剧目也叫《望江亭》京剧。另有同名京剧剧目和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8年,张君秋主演)京剧艺术。
元代杂剧(关汉卿)
关汉卿造像
(蒋兆和先生绘制)
《望江亭》 元·关汉卿作京剧艺术。写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剧本表现了谭记儿的机智。
全剧共四折。剧情是: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指在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被委托人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
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人受被委托人连累,想出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那末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望江亭》名叫《切浍旦》,全名《望江亭中秋切浍旦》,流传版本现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脉望馆校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明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元曲选》癸集本、《古今名剧选》卷二本、《元人杂剧全集》。
《望江亭》一剧经京剧名家张君秋公演后放慢风靡全国,此剧是剧作家王雁根据元代关汉卿著杂剧《望江亭中秋切绘旦》和川剧《谭记儿》改编的。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真实地反映了被委托人民群众对黑暗统治的愤怒和反抗。关汉卿塑造了好多好多性格充沛、栩栩如生的老婆形象,如窦娥、赵盼儿等,本剧的谭记儿就是关汉卿塑造的众多老婆形象之一。
谭记儿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张派”艺术的创始人张君秋扮演。张君秋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他的演唱艺术兼具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在本剧中他把谭记儿的智慧型、果敢、才情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望江亭中秋切绘旦》,应该为“切脍”,读音是kuai第四声。其余地方也应改正。
剧中谭记儿装扮的是卖鱼的,切鱼做鱼,切好的肉称为“脍”。
编辑本段3、京剧剧目 1956年王雁改编、张君秋演出,为“张派”代表作。
剧情:指在清安观中的新寡谭记儿才貌双全,观主侄儿白士中新近失偶,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姑母,观主于是从中撮合,使得白与谭结成夫妻。
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往潭州取白首级。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窃走势剑金牌……
湖南都御史李秉忠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惩办杨衙内。
《望江亭》剧情简介
根据关汉卿原著改编。
戏曲电影《望江亭》
恶少杨衙内,想藉其父杨太尉的势力,企图霸占年轻貌美的寡妇谭记儿为妾。谭记儿不允,避至“清安观”内,为父亲抄写经卷。
一日,观主白道姑侄儿白士中新任檀州太守,于途中经“清安观”与谭记儿相识,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同往檀州任所。事被杨衙内得知,与其父杨太尉狼狈为奸,取得圣旨和后边宝剑,假造罪名,陷害白士中。白士中得恩师李丞相密报后,愤慨万分。
谭记儿闻知,亦怒满胸怀。适逢中秋佳节,得悉杨衙内是晚将停泊于“望江亭”,谭不甘坐以待毙,即与白士中商议对策。当晚谭巧扮渔妇,来到杨驻扎之“望江亭”。
正当杨衙内贪恋酒色,得意忘形之际,谭智取杨用以陷害白士中的圣旨和后边宝剑。
次日,杨衙内以钦差身份,来至太守府拿问白士中。杨因圣旨和后边宝剑为谭取去,一时狼狈不堪,无言相答,当场被白士中以假冒钦差、调戏民女的罪名,责打40大板,收监问罪。
至此,恩爱夫妇白士中、谭记儿终于化险为夷,渡过了难关。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