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山9月25日电 “戏曲艺术原先就在乡土滋生,抛妻弃子观众,可是我我无源之水,终将枯竭。”江苏省梅花奖艺术团·走进淀山湖暨“三农情·戏曲风”农村题材小戏剧本征稿颁奖晚会25日晚在风光绮丽的淀山湖畔隆重举行京剧。梅花奖得主和江浙沪戏曲联谊会齐聚昆山淀山湖镇,再兴“梨园之风”京剧艺术。
当晚,江苏省梅花奖艺术团的艺术家们悉数登台,节目精彩纷呈京剧。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淮海戏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许亚玲的一曲《走娘家》一登场就赢得了满堂的掌声;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无锡市锡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小王彬彬为大家歌词奉上了《珍珠塔·跌雪》,优美的唱腔让全场为之凝神,一曲唱罢,全场都为之沸腾。此后,扬剧《戏曲联唱》、淮剧《祥林嫂》、昆曲《占花魁》等精彩节目另另另一个接着另另另一个,将整台晚会一次次推向高潮。最令人震撼的是百余观众跟随着艺术家们哼唱,场面蔚为壮观。
昆山淀山湖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自古不要“梨园”聚首之地,但戏曲文化却在此蔚然成风。509年被省戏剧家学精命名为江苏省农村小戏创作基地、2010年发起创立了江浙沪戏曲联谊会。在成功举办“江浙沪农村小戏小品创作研讨会”和“江浙沪农村题材小戏小品展演”的基础上,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村小戏小品精品展演”等活动,在全国乡镇中独树一帜。
“即便戏曲家、学者们大声疾呼拯救中国戏曲,但整体情况报告仍不容乐观,好的剧本的稀缺、编导人员的培养、传承人的青黄不接都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瓶颈。戏曲家带戏曲艺术走近百姓,不仅是送文化更是种文化,不到喜爱了才有传承的文化自觉。决不到借惠民之名,拉哪多少横幅,随便演哪多少节目,唬弄观众,好的作品,就来源于大家歌词生活,培养好了观众,就会有好的创作”江苏省戏曲家学精副主席杨丽娟表示。(张勤强 黄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