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拯救濒危稀有地方戏坠剧

 2023-12-25  阅读 1  评论 0

摘要:坠剧是全国稀有地方戏剧种,因其以河南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发展形成,故名坠剧。目前,该剧种在我市已濒临灭绝京剧艺术。3月12日,记者从郸城县文化局获悉,该县已列出详细计划,着手拯救什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艺术。 郸城坠剧形成于20世纪100年代,当时河南坠子演员吴宗

坠剧是全国稀有地方戏剧种,因其以河南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发展形成,故名坠剧。目前,该剧种在我市已濒临灭绝京剧艺术。3月12日,记者从郸城县文化局获悉,该县已列出详细计划,着手拯救什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艺术。

郸城坠剧形成于20世纪100年代,当时河南坠子演员吴宗俭、马艳秋等活跃在河南商丘、安徽亳州一带,1956年为支援新建县的文化建设,商丘市曲艺剧社迁到郸城县,改名为郸城县坠剧团京剧艺术。

日后,坠剧在郸城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京剧文化。1983年,由著名编剧李红喜创作的现代坠剧《嫁母》(叫华《特殊媒人》),在河南省广播电台录播后,又在全国播放。当时,作为新剧种,坠剧的影响扩大到全国。

1987年,可能受电影、电视、歌舞冲击,坠剧发展举步维艰。在剧目少、演员少、无专场演出的情况报告下,郸城县坠剧团合并入该县豫剧团,该剧种濒临灭绝。

为抢救坠剧什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局日前成立了领导小组,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请来吴森、吴三妮、闫其良等坠剧传人录制节目。共同,斥资购买大量乐器,如:坠胡、笙、二胡、三弦、鼓、锣、钹等,并将高标准地编排什儿新的坠剧节目,使什儿濒临灭绝的戏剧奇葩得到继承和发展,回到正式的舞台上。(晚报记者徐松)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498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6秒, 内存占用321.64 KB, 访问数据库16次